诱集植物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艳辉
作者: 鲁艳辉;高广春;郑许松;吕仲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根草;二化螟;致死作用;营养物质;解毒酶;消化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50 卷 03 期
页码: 486-4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能够有效诱集水稻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本研究旨在明确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螟虫可持续控制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方法提取香根草有毒活性物质,并利用饲料混毒法测定各提取组分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水稻和香根草中营养物质含量以及二化螟3龄幼虫取食水稻和香根草后体内相关解毒酶和消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处理二化螟3龄幼虫9、12、15 d后,死亡率分别为38.89%、57.41%、85.19%,显著高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等其他提取组分处理二化螟幼虫后的死亡率。进一步从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获得组分1(Fr1)和组分5(Fr5),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具有较高毒性,以0.05 g·mL~(-1)浓度混入人工饲料饲喂3 d后死亡率分别为85.00%和67.67%,说明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香根草中总蛋白、纤维素、总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9.45μg、1.61%、1.45%、4.00%,均显著低于水稻中相应营养物质含量,其中水稻中蛋氨酸含量是香根草中的7.0倍。而香根草中单宁含量则显著高于水稻中的含量,是水稻中的1.31倍。此外,二化螟取食水稻和香根草3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蛋白酶、淀粉酶、海藻糖酶和蔗糖酶等消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幼虫体内相应消化酶的活性;6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9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与取食水稻的3龄幼虫相比,取食香根草的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也有所降低,但是两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香根草作为二化螟的致死型诱集植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抑制幼虫体内解毒酶CarE和P450酶的活性,使幼虫逐渐丧失解毒代谢能力,最终死亡;二是香根草相对水稻营养物质匮乏,二化螟幼虫取食香根草后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体内消化酶活性,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最终死亡。
分类号: S435.112.1
- 相关文献
[1]诱杀植物香根草对稻蛀茎夜蛾幼虫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鲁艳辉,梁齐,郑许松,王国荣,吕仲贤. 2017
[2]水稻螟虫诱杀植物香根草的发现与应用. 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18
[3]浙江省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践. 郑许松,鲁艳辉,钟列权,黄贤夫,陈海波,姚晓明,吕仲贤. 2017
[4]取食香根草后水稻螟虫对杀虫剂敏感度变化. 宋瑞雪,鲁涵,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19
[5]诱虫植物香根草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最佳田间布局. 郑许松,鲁艳辉,钟列权,黄贤夫,徐法三,姚晓明,徐红星,吕仲贤. 2017
[6]不同地理种群二化螟对诱集植物香根草的选择趋性比较. 鲁艳辉,白琪,郑许松,吕仲贤. 2017
[7]苏丹草和香根草作为诱虫植物对稻田二化螟种群的抑制作用评估. 郑许松,徐红星,陈桂华,吴降星,吕仲贤. 2009
[8]香根草提取物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及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高广春,李军,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田俊策,吕仲贤. 2015
[9]诱集植物香根草对大螟幼虫营养作用及消化酶的影响. 鲁艳辉,梁齐,郑许松,吕仲贤. 2017
[10]氟虫腈亚致死剂量处理对二化螟和大螟幼虫体内解毒酶系活力的影响. 黄诚华,姚洪渭,叶恭银,程家安. 2006
[11]金龟子绿僵菌制剂对二化螟的防效及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邓璇璇,匡炜,方宝华,张亚,刘双清. 2024
[12]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对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 贾苗,张彦丰,杜桂林,曹广春,农向群,刘长仲,王广君,张泽华. 2016
[13]PxCAD1与Cry1Ac蛋白混合物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黄秀芳,龚莉君,程周强,廖文宇,文礼章,张友军,杨中侠. 2021
[14]抗虫绿豆对绿豆象生长发育及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成小芳,张耀文,张仙红. 2017
[15]枣花病对意大利蜜蜂消化酶和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 马卫华,申晋山,郭媛,张云毅,邵有全. 2011
[16]高CO_2浓度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取食量及其体内生化物质的影响. 史梦竹,傅建炜,李建宇,王婷,郑丽祯,游泳,林涛,吴刚. 2015
[17]高温对西花蓟马的致死作用初探. 张丽芳,丁元明,谌爱东,瞿素萍,王继华. 2009
[18]寄主饲料中添加抗冻保护剂及寄主滞育状态对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vitripennis)抗寒性的影响. 张礼生,张其瑞,陈红印,DavidL.Denlinger. 2014
[19]半夏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其抗虫小麦新种质的创制. 马员春,林志珊,徐惠君,杜丽璞,徐琼芳,叶兴国,辛志勇,宋晓华. 2009
[20]咖啡果小蠹的假死行为及短时高温对其致死作用. 韩冬银,詹灿烂,李磊,王建赟,张方平,孙世伟,符悦冠.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凡纳滨对虾生长表型测定系统研发及应用
作者:张士薇;代平;高广春;孟宪红;罗坤;隋娟;谭建;傅强;曹家旺;陈宝龙;李旭鹏;强光峰;邢群;戚云辉;孔杰;栾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长表型;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测定系统
-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吕海涛;李建忠;鲁艳辉;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关键词:福寿螺;水稻;危害;防控
-
四川省犍为县两种纵卷叶螟幼虫和蛹的寄生蜂种类及发生动态
作者:钱佳宁;彭成林;赵晓昱;丁柃文;徐红星;田俊策;谢馨;郭嘉雯;吕仲贤
关键词:稻显纹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寄生蜂;发生差异;寄生率
-
转基因水稻感染SRBSDV后对植株营养物质的影响
作者:何晓婵;周小军;朱丽燕;朱浩;吕仲贤;徐红星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SRBSDV;营养物质
-
亚致死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经历寄主转换的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作者:郭嘉雯;成义沙;杨亚军;孙天奕;钱佳宁;鲁艳辉;徐红星;吴俨;吕仲贤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寄主转换;阿维菌素;毒死蜱;生长发育;繁殖
-
农田杂草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皮艺萌;鲁艳辉;吕仲贤;许益鹏;徐红星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杂草;害虫和天敌;害虫综合治理;功能植物
-
益于螟蛉绒茧蜂而非稻纵卷叶螟的寡糖筛选
作者:田俊策;郑许松;杨亚军;徐红星;吕仲贤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螟蛉绒茧蜂;寡糖;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