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型广亲和粳稻不育系的遗传改良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昕蔚

作者: 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亲和性;粳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0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595-6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粳稻不育系遗传改良方法研究的角度,介绍了广亲和粳稻不育系矮败型春江95A的选育经过,并以矮败型春江95A及其同核异质不育系滇Ⅰ型春江95A等为试验材料,开展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型春江95A属偏粳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育性稳定性明显好于染败型粳稻不育系,矮败型春江95A具有柱头外露率高、开花习性良好、异交结实率高和广亲和性好等特点,其可恢复性不同于染败型粳稻不育系。另外,还对典败型粳稻不育系的遗传改良及其杂种优势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6个水稻三系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张雪,张城,王彦荣,陈亚军,李春凯,田书军. 2021

[2]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选育研究 I高柱头外露率粳稻品系4260的选取育. 苏自强,谷福林. 2002

[3]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选育研究 I高柱头外露率粳稻品系4260的选取育. 苏自强,谷福林. 2002

[4]节水抗旱水稻不育系沪旱1A柱头外露率的改良研究. 李明寿,刘毅,杨学龙,付强,刘国兰,余新桥,罗利军. 2016

[5]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遗传及其改良Ⅱ.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 袁隆平. 1996

[6]几个水稻光温敏两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活力比较. 杜雪树,夏明元,戚华雄. 2016

[7]北方染败类型杂交粳稻高产制种机制研究. 王先俱,张城,庞秀,陈亚君,丁芬,邵国军,徐正进. 2017

[8]水稻柱头外露率的QTL分析. 荆彦辉,黄成,徐正进,陈温福. 2010

[9]粳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 李威,圣忠华,朱子亮,魏祥进,石磊,邬亚文,唐绍清,王建龙,胡培松. 2017

[10]具有广亲和酶谱特征水稻品种的亲和性. 傅春霞,谭秀云,纪风高. 1991

[11]应用聚合模型选育杂交水稻通用恢复系. 廖昌礼,黄宗洪,倪克鱼,刘远坤,向关能. 1991

[12]BT型粳稻不育系浙粳2A的选育及应用. 叶胜海,祁永斌,陆艳婷,张小明. 2007

[13]BT型粳稻不育系浙粳1A的选育. 张小明,鲍根良,叶胜海,马善林,管耀祖,孙国昌,杜新法,毛雪琴. 2006

[14]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15]粳型不育系津3A的开花习性初步观察. 刘学军,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闫双勇,闵元军. 2005

[16]优质BT型粳稻不育系中14A选育报告. 周毓珩,赵海岩,迟克生,郑文静,张燕之,王昌华. 2009

[17]北方粳稻新型细胞质不育系及其组合特性研究. 陈亚君,张城,丁芬,王先俱,孙廉平,商文奇,潘争艳,庞秀,邵国军. 2013

[18]香型粳稻不育系长粒香A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金成海,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时宇,马燕. 2017

[19]几个粳稻不育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研究.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20]优质早粳不育系T12A的选育. 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金成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