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设SPAD阈值的花生氮肥施用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才飞

作者: 邱才飞;邵彩虹;彭春瑞;钱银飞;陈金;关贤交;谢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SPAD阈值;花生;氮肥;根瘤;氮素利用效率;产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53-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利用花生叶片SPAD值进行实时、无损诊断花生生长过程中的氮素丰缺,指导花生合理施用氮肥,试验通过设定花生出苗后30、45、60、75 d和90 d倒3叶的SPAD值,分别将SPAD值按各时间段在30~33、38~41、42~45、44~47和43~46每隔1个点值预设一种施氮方案,共3种方案(分别以SN-1、SN-2和SN-3表示),探究不同氮素管理方案对花生的自身固氮力、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3种方案中,SN-3阈值设定过高,不利于花生的生长,SN-1和SN-2的阈值设定方案较合理,均可促进花生根瘤生长,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其中,SN-1的阈值设定最佳,与常规施肥比较,SN-1的花生单株根瘤量和单个根瘤重分别增加17.65%和4.35%,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36和3.99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增加12.95%。因此,SN-1方案的SPAD预设值可以作为花生栽培过程中各生育时段的氮素丰缺阈值。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氮肥对花生根系生长和结瘤能力的调控效应. 郑永美,王春晓,刘岐茂,吴正锋,王才斌,孙秀山,郑亚萍. 2017

[2]氮肥用量对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叶卫军,杨勇,张丽亚,田东丰,张玲玲,周斌. 2019

[3]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糜子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君杰,陈凌,曹晓宁,王海岗,刘思辰,田翔,乔治军. 2015

[4]氮肥类型及施用方式对节水抗旱稻田面水氮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侯朋福,薛利祥,范立慧,赵江宁,薛利红,杨林章,俞映倞,冯彦房,何世颖. 2016

[5]干旱胁迫与氮肥施用量对花生产量、氮素积累及结瘤的影响. 丁红,孙运霞,戴良香,徐扬,张冠初,郭庆,秦斐斐,张智猛. 2023

[6]新型专用肥对花生结瘤·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丁洪,张玉树,项虹艳,李卫华. 2008

[7]有机肥与钼肥对花生根瘤菌拌种效果的影响. 郑永美,万更波,王建国,郑亚萍,孙学武,冯昊,孙奎香,吴正锋,王才斌. 2012

[8]不同花生品种根瘤固氮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郑永美,杜连涛,王春晓,吴正锋,孙学武,于天一,沈浦,王才斌. 2019

[9]“梅庄花生”规范化栽培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组合的优化研究. 肖小军,郑伟,李亚贞,陈明,肖国滨,余跑兰,叶川. 2014

[10]不同施氮量对仁秆两用型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翁伯琦,郑向丽,赵婷,徐国忠,王俊宏. 2013

[11]不同施氮方式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孙广志,何志刚,王秀娟,蔡广兴,汪仁. 2013

[12]小麦花生两熟制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刘光臻,王才斌,成波,孙秀山,张礼凤,于英,车书杰. 1999

[13]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志华,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 2024

[14]氮肥调控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芬,李秀杰,郭怀刚,金迪,艾堂顺,吴亚滨. 2023

[15]氮肥与密度互作对单粒精播花生根系形态、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俊华,吴正锋,沈浦,于天一,郑永美,孙学武,李林,陈殿绪,王才斌,万书波. 2020

[16]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对花生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丁红,张智猛,戴良香,康涛,秦斐斐,慈敦伟,宋文武. 2016

[17]钙与氮肥互作对花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国,张佳蕾,郭峰,唐朝辉,杨莎,彭振英,孟静静,崔利,李新国,万书波. 2021

[18]减氮配施钙肥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张冠初,戴良香,徐扬,丁红,慈敦伟,秦斐斐,郭峰,张智猛. 2020

[19]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农田氮素利用效率研究现状. 李凤霞,王长军,沈婧丽,孙娇,吴霞,张永宏,郭永忠. 2022

[20]不同氮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蛋白质品质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