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运筹对东北春玉米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蒙

作者: 王蒙;赵兰坡;王立春;侯云鹏;李前;谢佳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氮肥运筹;产量;氮素吸收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128-131+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吉林省榆树市粮食高产示范区,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的生长、产量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氮肥运筹方式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氮量200 kg/hm2,全部用作基肥不追肥(基追比1∶0)处理前期氮素供应过量,导致氮素向子粒转运量减少,过多保留在营养体中,致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相对其他处理较低;氮肥1/5基施,2/5拔节期追施,2/5大喇叭口期追施(基追比为1∶2∶2)的处理有较高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玉米生育期田间氮肥的表观损失主要由一次性过量施肥造成,增大拔节后追肥比例增加了收获后土壤的无机氮残留。对氮肥的调控应结合作物养分不同阶段需求及土壤养分供应,达到玉米高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19

[2]氮肥运筹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胡国智,张炎,李青军,胡伟,孟凤轩,冯广平. 2011

[3]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超级早稻“两优287”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林洪鑫,肖运萍,刘方平,才硕,刘仁根. 2012

[4]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对不同施氮模式的响应. 罗健航,王海廷,赵营,刘晓彤,张学军. 2019

[5]控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秦裕波,李前,徐晨,刘志全. 2021

[6]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高宇,杜二小,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7]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郭红梅,王宏庭,王斌,赵萍萍. 2008

[8]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姜涛. 2013

[9]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生长动态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董智,靖凯,邓林军,董俊,向午燕,侯志研. 2017

[10]新型氮肥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李源,张炎,哈丽哈什·依巴提,张梦婕,李青军. 2020

[11]品种和氮素供应对玉米根系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程乙,王洪章,刘鹏,董树亭,赵久然,王荣焕,张吉旺,赵斌,李耕,刘月娥. 2017

[12]UAN氮溶液对潮土上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的作用效果. 徐丽萍,刘红芳,侯晓娜,保万魁,孙蓟锋,荣向农,王旭. 2019

[13]供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干物质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王帅丽,穆心愿,杨豫龙,徐佳敏,刘天学,温涛,付景,郑玉珍,赵亚丽,李鸿萍,张改平,赵霞. 2023

[14]不同类型的缓/控释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及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李前,秦裕波,孔丽丽,李天慧,侯云鹏,谢佳贵,尹彩侠. 2017

[15]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16]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 廖萍,刘磊,何宇轩,唐刚,张俊,曾勇军,吴自明,黄山. 2020

[17]氮水平对微型马铃薯种薯特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秋琛,温江丽,郭文忠,李建设. 2019

[18]氮肥基追施比例对芝麻产量和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李丰,高桐梅,卫双玲,曾艳娟,吴寅,田媛,王东勇,栾晓钢,裴新涌. 2019

[19]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马腾飞,李青军,张炎,哈丽哈什·依巴提,张鹏忠,姜婷婷. 2018

[20]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