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多糖锌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对THP-1细胞耗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先宏

作者: 先宏;张莉;宋曙辉;步卫东;丛建波;计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藻多糖;海藻多糖锌;THP-1;呼吸爆发;活性氧

期刊名称: 营养学报

ISSN: 0512-7955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261-265+2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海藻多糖(SP)与锌离子(II)络合成一种新型的海藻多糖锌(SPZC),在比较SP和SPZC二者理化性质、结构组成基础上,对锌离子的多糖螯合物在单核细胞THP-1细胞耗氧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研究。方法:用苯酚法法测定SP和SPZC的总多糖含量、Hodgson法测定二者的硫酸根含量和Folin酚试剂法等化学法测定二者主要作用成分,气相色谱(GC)分析了二者所含的主要单糖及摩尔比,红外光谱(IR)分析多糖二者的主要成分基团等。用ESR自旋捕捉法检测了二者对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respiratory burst,RB)下耗氧量的影响,以及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荧光探针(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DA)分析了PMA激活THP-1细胞后ROS产生的变化。结果 SP络合上锌离子成为SPZC后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二者之间的主要成分含量变化明显,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硫酸根离子下降明显;而SPZC中Zn(II)的含量为15%。通过GC分析,表明锌离子的配位反应,使得SP的单糖组成也有改变;IR图谱可以发现SP结合上锌离子后,图谱上的特征性峰发生位移、钝化或消失,而代之有SPZC核的类型峰。RB结果,提示在细胞受到激发的短暂时间内,SPZC比SP更能维持细胞的RB在一个更高水平;而同样细胞激发后的较长时间内,ROS产生的荧光染色,相较SP对ROS产生有一定的淬灭作用,而SPZC则能触发ROS产生更多。结论 SP同锌离子(II)络合产生的SPZC,增加了新的有机锌来源;同时,SPZC对比SP,其抗氧化性能有所减弱。

分类号: R151

  • 相关文献

[1]CpG寡脱氧核苷酸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李红霞,李义,俞菊华,徐跑. 2008

[2]精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游离精氨酸和赖氨酸、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廖英杰,刘波,任鸣春,戈贤平,谢骏. 2014

[3]蕨麻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霞,胡庭俊,郑荣梁,程富胜,陈炅然,孟聚诚,高芳,刘英. 2006

[4]海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应用研究进展. 刘欢,陈胜军,杨贤庆. 2018

[5]海藻多糖与有机物料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褚德朋,许永幸,高强,王鹏,崔云,徐蕊,张广雨,王启业,陈芊如,尤祥伟,李义强. 2020

[6]海藻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及其促进水稻硒累积的机理. 王潮鑫,杨春妹,张木,沈宏. 2023

[7]不同种类海藻多糖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的促进作用. 邹平,杨霞,于喆妍,马斯琦,荆常亮,李义强. 2024

[8]畜禽抗应激添加剂是养殖业的好帮手. 木土. 2002

[9]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刘少华,陈国祥,胡艳,吕川根,吴国荣,杨艳华. 2004

[10]低温胁迫对甘蓝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秦文斌,山溪,张振超,姚悦梅,肖燕,戴忠良. 2018

[11]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活性氧代谢差异比较. 周瑶瑶,唐向民,周瑞阳,李春瑶. 2013

[12]植物与线虫互作的信号传导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叶德友,漆永红,李敏权. 2016

[13]VA诱导烟草细胞内防御酶系统与TMV抗性的关系. 赵春颖,李兴红,商振清,李广敏. 2002

[14]BTH处理对甜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诱导作用. 陈年来,张玉鑫,王春林,代春艳,张建农,王晓巍. 2011

[15]开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及小穗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彩霞. 2014

[16]AsA-GSH循环对水稻突变体耐汞性的作用. 曾斌,王飞娟,朱诚,孙宗修. 2008

[17]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寒性甘蔗品种幼苗叶绿体生理代谢的影响. 杨丽涛,谢晓娜,刘光玲,李杨瑞. 2012

[18]脱硫废弃物对碱胁迫下水稻叶片钙分布、Ca~(2+)-ATPase活性及抗氧化特征的影响. 毛桂莲,许兴,曾瑾,岳自慧,杨淑娟. 2012

[19]海水胁迫对菠菜(Spinacia olerancea L.)叶绿体活性氧和叶绿素代谢的影响. 孙锦,贾永霞,郭世荣,李娟. 2009

[20]改性粘土絮凝法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刘淑雅,俞志明,宋秀贤,曹西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