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鑫
作者: 赵鑫;高美须;牟慧;沈月;王志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Pen a 1;SGF;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04 期
页码: 769-7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Pen a 1是虾中的主要过敏原,已知其5个抗原表位在过敏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全蛋白抗体和表位特异性抗体,检测Pen a 1经体外模拟胃液(simulated gastric fluid,SGF)消化后其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变化情况,为研究人体消化对Pen a 1的影响机理及脱敏食品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为原材料,提取纯化虾过敏原Pen a 1,采用Fmoc化学法合成Pen a 1抗原表位的5个多肽片段(No.1—No.5),分别与载体蛋白KLH和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用Pen a 1和制备的多肽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纯种白兔获得全白蛋抗体和特异性表位抗体。参照美国药典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消化处理Pen a 1,利用SDS-PAGE和Tricine-SDS-PAGE观察消化后Pen a 1分子量变化;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blot)定性观察Pen a 1消化后生成的新蛋白片段与各抗体的结合情况;再经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定量检测消化后的Pen a 1和表位多肽与各抗体结合能力,从而得出Pen a 1经SGF消化后各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变化程度。【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Pen a 1随SGF消化时间的延长逐渐被降解,在22 kD处生成一些较稳定的新蛋白片段,Tricine-SDS-PAGE结果表明在1.7—18 k D之间无新蛋白片段生成。Western-blot表明消化后分解生成的小分子蛋白与六种抗体发生不同程度结合,其中全蛋白抗体和No.4抗体几乎与生成的所有小分子蛋白结合,在22 k D左右处生成的稳定新蛋白片段均与No.3、4、5抗体有较强的结合,而与No.1、2抗体结合较弱甚至无结合,表明该蛋白携带No.3、4、5表位,而基本无No.1、2表位。ci-ELISA结果显示,Pen a 1经SGF消化后对全蛋白抗体和5个表位抗体的抑制率均显著下降,说明经过消化后Pena1及其抗原表位的免疫原性均明显降低,各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排序为No.4>No.2>No.1>No.3>No.5,其中No.2、1、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i-ELISA检测表位多肽经消化后其免疫原性也显著下降,消化稳定性排序为No.1>No.2>No.3>No.4>No.5,其中No.2、3、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合免疫印迹结果可知No.4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最高,但其表位多肽消化稳定性没有显著高于其它所有表位多肽,说明在消化过程中Pen a 1结构对该表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保持较高的消化稳定性;No.1、2、3次之,3个表位间无显著性差异;No.5消化稳定性最差,表明Pen a 1空间结构对其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建立了一种用表位抗体检测过敏原经模拟消化后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的方法。Pen a 1经SGF消化后,免疫原性降低,分解生成部分较稳定的蛋白片段,但仍具有致敏性;5个抗原表位中No.4消化稳定最高,No.5最差。
分类号: R446.6
- 相关文献
[1]模拟胃液对Pena1及其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影响. 赵鑫,高美须,牟慧,沈月,王志东. 2015
[2]利用Pen 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目标蛋白的研究. 赵杰,高美须,潘家荣,兰丽平,睢珂,牟慧,许舒婷. 2013
[3]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外源蛋白的消化稳定性和急性毒性. 赵祥祥,胡小兰,唐瑭,陆长丽,刘福霞. 2013
[4]Cry1Ie蛋白的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分析. 耿丽丽,高继国,张杰. 2015
[5]模拟肠液对Pen a1及其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影响. 赵鑫,高美须,王志东,支玉香,牟慧. 2015
[6]CP4-EPSPS蛋白的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分析. 赵浩含,王建华,刘允军. 2017
[7]AM79 EPSPS蛋白的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研究. 王玉,王建华,刘允军. 2017
[8]模拟肠液对Pena1及其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影响. 赵鑫,高美须,王志东,支玉香,牟慧,沈月. 2015
[9]红曲糟ACE抑制肽制备工艺优化及功能评价. 林晓婕,侯蕊,梁璋成,林晓姿,李维新,何志刚. 2024
[10]鸭新城疫病毒分离株抗原表位和遗传演化分析. 胡北侠,黄艳艳,路希山,张秀美,许传田,颜世敢,张伟. 2010
[11]抗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初步分析. 文雪霞,包红梅,孙佳善,赵玉辉,王云鹤,姜永萍,陈化兰,王秀荣. 2013
[12]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中和表位与羊IgG重链恒定区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测定. 王景锋,邵军军,李菁,高闪电,独军政,丛国正,林彤,常惠芸. 2010
[1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玛纳斯株E2基因的克隆及其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分段表达. 黄新,王新华,钟发刚. 2009
[14]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刘丹,刘建波,吴洪丽,王一平,危艳武,唐青海,李胜斌,魏萍,刘长明. 2013
[15]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优势B细胞表位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高雪,张辛铭,肖星星,杨顺利,尚佑军,尹双辉,蔡建平. 2020
[16]抗鳞翅目害虫基因cry1C的抗原表位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金永梅,陈莫军,刘笑笑,林秀峰. 2018
[17]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线性化B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 张琳,余斌,倪征,陈柳,云涛,叶伟成,华炯钢,崔言顺,张存. 2017
[18]病毒样颗粒作为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载体的研究进展. 李茜,代军飞,王俊,丁耀忠,马炳,刘永生,张永光,张杰. 2019
[19]马铃薯Y病毒衣壳蛋白抗原表位分析及其快速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梁雨欣,吴建祥,李小宇,张春雨,侯吉超,周雪平,王永志. 2021
[20]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特异性抗原表位鉴定及Epitope-ELISA血清学诊断方法建立. 李晨曦,白小飞,邵周伍林,张青山,刘明,张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冀北采石场恢复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闫丰;赵鑫;邵丽君;王杏雨;梁阅兵;陈亚恒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植被恢复类型;采石场;冀北
-
兜兰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作者:陈兴雨;王立;葛红;赵鑫;寇亚平;赵月;杨树华;贾瑞冬
关键词:兜兰属;DUS测试;指南研制;性状
-
油用玫瑰研究进展
作者:张磊;寇亚平;段铭奥;王晓飞;贾瑞冬;赵鑫;李秋香;葛红;杨树华
关键词:油用玫瑰;玫瑰精油;提取技术;化学成分;功能活性
-
多花指甲兰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研究
作者:郑棚汭;董春燕;陈之光;徐言;葛红;杨树华;赵鑫;寇亚平;朱晋宇;贾瑞冬;武荣花
关键词:多花指甲兰;开花进程;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杂交指数
-
可降解地膜对大棚内土壤温湿度和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初探
作者:杨媛茹;曾粮斌;易永健;赵鑫;涂镜;汪洪鹰;余旺;邢忱;张坤;谭志坚
关键词:草莓;环保型麻地膜;PBAT地膜;可降解地膜
-
电子束辐照对板栗发芽的抑制效果及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雅慧;杨菁菁;左都文;张明鸣;侯志强;方泽坤;高美须
关键词:板栗;电子束辐照;抑芽;冷藏;保鲜
-
核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现状和展望
作者:梁劬;高美须
关键词:核技术;同位素;辐照;昆虫不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