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章琦

作者: 章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遗传学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111-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进展迅速。在大面积种植的籼型三系和两系杂交稻中主要应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4,白叶枯病在生产中几乎"销声匿迹"了20年。但近年来,此病害却在长江流域一些种植新组合的稻田里又爆发了。什么原因引起它再度流行?品种的抗性是否还有效?抗病育种是否还是水稻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抗病基因培育出更为持久的抗性品种?为回答这些问题,就我国杂交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改良,寄主与病菌群体的互动演变效应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拓宽抗性遗传基础、白叶枯病菌毒性群体结构、基因轮换、合理利用基因等问题。在采用了包括传统方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的综合策略后,杂交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研究将出现新的局面。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褐飞虱基因选育杂交水稻抗性品种初步研究. 陈乔,李孝琼,陈英之,韦绍丽,阳海宁,张月雄,李容柏. 2009

[2]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体系研究进展. 彭志荣,何强,舒服,邓华凤. 2014

[3]杂交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研究. 侯小华,魏子生. 2008

[4]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曹立勇,庄杰云,占小登,郑康乐,程式华. 2003

[5]利用分子标记改良金23B白叶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黄珊,方珊茹,郑燕梅,章琦,张丹,吴春珠. 2009

[6]抗白叶枯病Ⅴ型菌基因在杂交稻上的遗传表达研究初报. 黄少华,曾列先,伍尚忠. 2001

[7]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郑家团,涂诗航,张建福,郑轶,赵开军,张水金,谢华安. 2009

[8]白叶枯病对杂交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路文如,沈锦骅,徐雨昌,翁锦屏,谢关林. 1990

[9]超级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的鉴定. 沈群辉,毛雪琴,孙国昌,刘光杰,程式华. 2002

[10]根据侵染型进行小麦品种抗叶锈遗传研究——Ⅱ.65个小麦品种和9个小麦叶锈菌株的相互作用. 何家泌,马万杰. 1987

[11]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藻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曲疆奇,张清靖,贾成霞,刘盼,杨慕. 2012

[12]稻瘟病菌的遗传学研究. 杜新法,孙漱沅,郑重. 1995

[13]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美群,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张驰,扎西拉姆. 2016

[14]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15]作物遗传学发展历程回顾与玉米育种目标的前瞻. 张铭堂,李建生,才卓. 2011

[16]我国近海星康吉鳗群体的形态学、遗传学比较研究. 尹洁,牟秀霞,张崇良,徐宾铎,薛莹,任一平. 2020

[17]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王学杨,孙霞,邵颖,徐家萍,吴阳春. 2018

[18]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病因研究进展. 汪谚秋. 2018

[19]进展中的原生动物学研究:热点领域与新格局. 熊杰,陈建平,陈晓光,陈瑛,冯耀宇,高凤,高珊,顾福康,黄兵,梁爱华,龙红岸,赖德华,伦照荣,缪炜,倪兵,邱子健,邵晨,汪建国,文建凡,徐奎栋,余育和,张龙现,张西臣,赵元莙,宋微波. 2019

[20]鸭盲肠杯叶吸虫新种的遗传学初步分析. 林琳,江斌,吴胜会,张世忠.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