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熟杏种子适宜处理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习平
作者: 赵习平;刘铁铮;武晓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极早熟;杏;种子;发芽率;处理方法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12 期
页码: 1327-1329
摘要: 为解决极早熟杏种子发芽难的问题,以极早熟杏种子为试材,进行赤霉素浸泡鲜种仁、鲜种冷藏、鲜种沙藏和常规沙藏4种处理。结果表明,前3种处理种子的发芽率依次分别为6.06%~86.67%,40.00%~97.84%和10.00%~84.21%,常规沙藏只有部分品种的种子发芽,发芽率为6.67%~11.43%;赤霉素浸泡鲜种仁、鲜种冷藏和鲜种沙藏各品种种子的成苗率分别为6.06%~81.48%,17.24%~68.24%(秦杏1号除外)和6.67%~67.37%,常规沙藏种子的成苗率只有3.33%~5.71%;赤霉素浸泡鲜种仁、鲜种冷藏、鲜种沙藏和常规沙藏发芽种子的成苗率分别为87.50%~100%,35.00%~77.33%(秦杏1号除外),66.67%~92.31%和50.00%~66.67%。赤霉素浸泡鲜种仁、鲜种沙藏发芽种子的成苗率较高,可在育种研究过程中应用。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晾种时间对极早熟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赵习平,刘铁铮. 2014
[2]不同处理方法对3种臂形草属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洪彩香,张如莲,陈志权. 2004
[3]几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坚尼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洪彩香,谢振宇,龙开意,蔡碧云. 2005
[4]杏当年播种成苗技术及萌发生理研究. 张林成,李靖,赵琳,陈栋. 2015
[5]田菁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李成明,张如莲,高玲,张瑜. 2012
[6]提高薏苡发芽率方法研究. 覃初贤,温东强,陈家裘. 1999
[7]坚尼草种子休眠期的研究. 洪彩香,白昌军,张如莲. 2006
[8]极早熟杏新品种‘金荷’. 赵习平,武晓红,张宪成,袁立勇,李立颖,唐焕英,崔启志. 2018
[9]杏李远缘杂交新品种'陇缘红'的选育. 赵秀梅,李红旭,王发林,牛茹萱,王晨冰,李宽莹. 2021
[10]杏极早熟新品种‘金水’的选育. 薛晓敏,张安宁,陈汝,聂佩显,韩雪平,王金政. 2017
[11]杏极早熟优质新品种——甘玉. 赵习平,柴菊华,杨莉,常振田,林裕益,杨云. 2003
[12]杏新品种'京骆红'. 杨丽,孙浩元,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 2019
[13]杏极早熟新品种——早金艳的选育. 陈玉玲,冯义彬,陈昌文,乔书瑞. 2011
[14]极早熟杏新品系Z08-7-34的选育. 赵习平,武晓红,张宪成,袁立勇,张红霞,崔启志,李立颖. 2016
[15]我国极早熟杏育种研究进展. 柴菊华,赵习平. 2002
[16]逆境下9个极早熟、早熟杏品种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苑克俊,石一川,牛庆霖,秦志华. 2023
[17]杏采后当年播种培育育种植株技术研究. 苑克俊,王长君,王培久,李圣龙,张毅,刘伟. 2014
[18]赤霉素处理日光温室杏种子对加速育苗进程的效果研究. 苑克俊,王长君,王培久,周楠楠,玄令伟,李圣龙. 2013
[19]赤霉素处理杏种子当年播种育苗方法的改进. 苑克俊,牛庆霖,王培久,王江勇,赵奎. 2015
[20]采后当年冷藏处理种子培育杏苗技术研究. 苑克俊,李圣龙,王长君,王培久,牛庆霖.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桃红颈天牛绿色高效综合防控技术
作者:于利国;冯飞;李建芬;刘铁铮;周语潮
关键词:桃红颈天牛;桃园;防空技术
-
杜梨绿枝扦插成苗技术
作者:徐若萱;种军;王书林;刘铁铮;周语潮
关键词:杜梨;扦插;成苗
-
钾对杏叶片光合同化物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端;刘志琨;景晨娟;陈雪峰;李亚囡;武晓红
关键词:杏;叶片;钾;光合同化物;光合作用;果实
-
苹果裂果原因及防治方法
作者:徐若萱;王书林;刘铁铮;张存在;吕德智
关键词:
-
密植梨园形体构建栽培技术
作者:种军;王书林;张存在;刘铁铮;冯飞
关键词:
-
不同地面覆盖对杏扁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志琨;景晨娟;王端;陈雪峰;武晓红
关键词:覆盖;杏扁;土壤养分
-
早熟杏新品种金辉的选育
作者:武晓红;王端;陈雪峰;刘志琨;赵习平;季文章;袁立勇;张宪成;唐焕英;景晨娟
关键词:杏;新品种;金辉;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