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互作对春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博

作者: 董博;于显枫;张绪成;郭天文;张东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氮互作;植株养分;产量;春小麦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90-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氮互作对春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丰水和干旱条件下,小麦叶片的全N含量表现为高氮处理>中氮处理>不施氮处理;在严重干旱条件下,中氮处理的最高;在拔节期和灌浆期,高氮处理的却最低。表明施氮能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改善其分配状况。(2)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能提高植株磷素积累量,中度干旱条件下,扬花期对照和中氮处理小麦植株含磷量显著高于高氮处理;严重干旱下,灌浆期中氮处理的小麦植株含磷量最高,但其他生育期均以高氮处理为最高;中氮条件下,拔节期和抽穗期中度干旱的小麦植株全磷含量最低,而扬花期中度干旱的最高,灌浆期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减小;高氮条件下,扬花期小麦植株全磷含量为严重干旱的最高,灌浆期中度干旱的最高。(3)在氮素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小麦植株全K含量减小;3个水分条件下,小麦叶片含钾量无明显差异。千粒质量、穗粒数和穗粒质量均以高氮处理最大;3种氮素营养水平下,小麦千粒质量和每盆穗粒质量均是中度干旱的最高。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水氮互作对春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董博,于显枫,郭天文,张绪成. 2011

[2]水氮互作对旱地春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姜小凤,郭建国,董博,郭天文,王淑英. 2018

[3]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董博,张绪成,张东伟,郭天文,于显枫. 2012

[4]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娄善伟,高云光,郭仁松,赵强,张巨松. 2010

[5]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6]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抬田区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昱,时红,才硕,曹娜,王向光,徐涛. 2020

[7]分蘖期水氮互作对香稻香气、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唐湘如,潘圣刚,杨晓娟,陈抒婷,陈春桦,戴显红,梅俊豪,陈益培. 2014

[8]水氮互作对滴灌春小麦渗透调节物及产量的影响. 周萍,陈志国,庄丽,徐红军,穆培源,李彦君. 2013

[9]长期水氮互作下不同年代冬小麦的产量和光合特性. 董志强,吕丽华,张丽华,姚艳荣,张经廷,申海平,郑孟静,姚海坡,贾秀领. 2020

[10]水氮互作下强筋小麦师栾02-1产量和品质. 董志强,吕丽华,姚艳荣,张经廷,张丽华,姚海坡,申海平,贾秀领. 2023

[11]灌溉模式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褚光,陈婷婷,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2017

[12]水氮互作对花生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丁红,张智猛,戴良香,杨吉顺,慈敦伟,秦斐斐,宋文武,万书波. 2015

[13]水氮互作对温室黄瓜光合特征与产量的影响. 李银坤,武雪萍,吴会军,武其甫,张彦才,王丽英,李若楠,蔡典雄,王小彬. 2010

[14]新陆早61号滴灌棉田不同时期土壤水分和养分变化研究. 赵海,张雁,王刚,李玉国,郭景红,姚炎帝. 2017

[15]杂交结缕草成坪期植株养分变化. 张如莲,洪彩香. 2004

[16]VA菌根真菌对马铃薯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玉峰,孙磊,李伟群,李卫孝. 2007

[17]不同施肥处理下橡胶苗对土壤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化学计量特征. 冀春花,黄艳艳,杨红竹,赵家连,茶正早. 2022

[18]海南省香草兰种植园植株养分状况研究(简报). 王华,庄辉发,王辉,杨建峰,朱自慧,程宁宁. 2010

[19]旱砂田补灌水氮互作对西瓜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5

[20]灌溉和施氮对河西走廊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冯萌,于成,林丽果,吴冬强,宋锐,刘慧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