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鲁、豫主要玉米种质基础及其演化利用钩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殿轩

作者: 赵殿轩;刘玉梅;苏方宏;步凤池;何福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育种;种质资源;种质类型;种质衍生型群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4 年 9 卷 S1 期

页码: 16-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鲁、豫1978~1991年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依其系谱可归纳为四平头、旅大红骨、获嘉白马牙、金皇后、混选一号、华农二号、Lancaster、Reid YellowDent、Krug与其它十大基本种质类型,及其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含二元,三元、四元、五元四型25个系统。近年,形成四平头、旅大红骨、Reid Yellow Dent与Lancaster四主极结构网络。且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的自交系取代本元类自交系已居亲本自交系主体地位。现有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自交系的创新利用率约计:二元复合型20%,三元复合型9.2%,四元复合型1.9%,五元复合型0.4%。理论推算,由十大基本种质类型充分组合有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1013个系统,种质创新利用余地颇大。文中还就涉及到的玉米杂优育种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斑鳜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及其效果分析. 周磊,罗渡,卢薛,王鹏飞,胥鹏,曾雷,李桂峰. 2014

[2]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种质资源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张玉华. 1996

[3]中国猕猴桃杂交育种现状与展望. 夏文娟,郑丽,孙雷明,徐绳武,施仕胜,柯金贤,余安安. 2021

[4]开发利用蔗茅野生种质资源的思考. 李富生,林位夫,何顺长. 2004

[5]观赏芍药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王慧娟,符真珠,李艳敏,蒋卉,高杰,张和臣. 2021

[6]火焰兰属间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杨松敏,姜潇,程梦雅,王顺顺,段燕如,陈和明,彭东辉. 2024

[7]蝴蝶兰种质资源及杂交育种进展. 朱根发. 2015

[8]嘉定蚕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陈珏,邹丹蓉,杨华,石晗,陈子义,赵向杰,关文东. 2024

[9]玉米杂交种奥利66号选育技术路线探析. 王高鸿,杜艳伟,李颜芳,赵根友. 2018

[10]玉米杂交育种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的应用优势. 张虎. 2018

[11]玉米杂交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许明学,荆绍凌,苗万波. 2000

[12]中国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杨允奎. 佟屏亚. 1993

[13]我国玉米杂交育种现状的评析. 彭泽斌,刘新芝. 1998

[14]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陈泽辉. 2005

[15]贵州21份玉米优质种质资源的SSR标记分析.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永翔,祝云芳,刘作易. 2011

[16]甘肃玉米种质资源创新问题探析. 李志明. 2012

[17]玉米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研究的现状. 董海合,李凤华,杨兆顺,楼辰军,张旭,钱芳. 2005

[18]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相关研究进展. 赵琳,骆乐谈,詹生华,葛忠德,石江. 2018

[19]糯质玉米种质资源的种质类群划分. 董海合,李凤华,杨兆顺,张旭,楼辰军,钱芳. 2005

[20]玉米种质资源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崔永霞,张海萍,任元,张丛卓,田怀东,雷柴卫,张效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