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六六六、DDT污染源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宗懋

作者: 陈宗懋;韩华琼;万海滨;岳瑞芝;朱俊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残留;污染源;六六六;DDT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1986 年 6 卷 03 期

页码: 278-285

摘要: 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微量化学分析法对茶叶中残留的六六六和DDT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少量六六六可通过根系进入叶片,两者浓度呈中度正相关(γ=+0.52),DDT呈弱相关(γ=+0.17),茶园用药构成茶叶污染的可能性很小,在茶园禁用六六六和DDT后,构成茶叶中残留的主要来源不是土壤和茶园用水,而主要是农田用药后六六六和DDT通过空气漂移所造成。人工模拟施药实验证实了上述假设,本文还提出了茶叶中六六六和DDT污染源的模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山东省肉兔组织中农药、重金属残留现状调查. 杨丽萍,姜文学,高淑霞,张秀玲,孙海涛. 2010

[2]滇池周边大棚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特征. 尹可锁,张雪燕,徐汉虹,吴文伟,代雪芳,毛佳,洪丽芳. 2011

[3]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 陈兴连,汪禄祥,梅文泉,林涛,邵金良,刘兴勇. 2015

[4]珠江水产品中滴滴涕和六六六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 穆三妞,赖子尼,王超,李跃飞,赵李娜,李秀丽,高原. 2013

[5]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方法. 廖国会,金星,陈文龙. 2011

[6]西玛津在茶叶及土壤中的残留与安全性评价. 宋国春,李瑞娟,刘同金,杨万海,岳凤荣,张君亭,于建垒. 2017

[7]六省茶叶样品敌敌畏残留情况及风险评估. 刘军,陈鑫,刘骞,程运斌,沈菁. 2022

[8]茶叶中八氯二丙醚(S-421)的检测及污染来源研究. 汤富彬,陈宗懋,刘光明,罗逢健,楼正云. 2007

[9]茶叶中杀螟丹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吴刚,虞慧芳,鲍晓霞,陈浩,叶庆富. 2006

[10]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曾明森,吴光远,夏会龙. 2009

[11]联苯菊酯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 周子燕,李昌春,胡本进,石立,张莹莹. 2009

[12]UPLC-MS/MS法分析茶叶中的灭多威农药残留. 雷绍荣,仲伶俐,胡莉,梁立,毛建霏. 2012

[13]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梅文泉,董宝生,刘宏程,兰珊珊,白波. 2011

[14]啶虫脒和吡丙醚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与膳食风险评估. 秦立新,黄文源,张盈,魏进,段婷婷. 2023

[15]UHPLC-MS/MS测定茶叶中唑虫酰胺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规律. 龙慧,张盈,陈秀,黄文源,龙家寰,段婷婷. 2023

[16]连二亚硫酸钠对淹水土壤中p,p'-DDT脱氯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华晶,胡正义,鲍鹏,巴玉鑫,吴春艳. 2012

[17]我国渔船用防污漆的应用与监管现状及对策建议. 张祝利,王贤瑞. 2014

[18]ABC转运蛋白提升四膜虫对DDT的耐受能力. 宁应之,党怀,刘光龙,熊杰,袁冬霞. 2014

[19]高纯度o,p-DDT的合成. 黄啟良,李凤敏,曲文岩,林德杰,陈大舟,李重九. 2010

[20]DDT、苯并[a]芘暴露对阿部鲻虾虎鱼P糖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刘春,李凯彬,王庆,王芳,常藕琴,梁慧丽,吴淑勤.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