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干尖线虫不同接种方式对稻株发病率的影响及防治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春芹

作者: 谢春芹;陈啸寅;潘以楼;杨鹤同;朱桂梅;石晶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干尖线虫;接种方式;发病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9 年 02 期

页码: 121-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采用浸种、浸芽、注芽3种处理方式,利用灰葡萄孢培养繁殖的水稻干尖线虫接种健康的水稻种子,对3种方式接种的水稻种子田间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接种浓度和田间管理条件下,采用浸种方式接种水稻干尖线虫的种子发病,病株表现为典型干尖症状,而采用浸芽和注芽2种方式接种水稻干尖线虫的种子均不发病。浸种处理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最有效的方法。

分类号: S435.111.48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水稻“小穗头”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研究. 汪智渊,杨红福,吉沐祥. 2006

[2]不同接种方式对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沈娟,徐利娟,张启军,吕川根,裴孝伯,蔡小宁. 2012

[3]水稻干尖线虫对水稻剑叶的危害及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汪智渊,陆菲,杨红福,刘杰,吴鸣虹. 2016

[4]恶线清浸种防治水稻“小穗头”技术. 杨红福,汪智渊,吉沐祥. 2006

[5]几种农药对水稻干尖线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控制作用. 姚克兵,庄义庆,杨红福,束兆林,于居龙,费子华,张建华,陈源. 2016

[6]黄淮海地区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筛选与接种方式研究. 李涛,关大伟,李俊,曹凤明,韦革宏,冯瑞华. 2010

[7]水稻干尖线虫14-3-3(Ab-14-3-3-a)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魏利辉,冯辉,张金凤,陈曦,杨红福,姚克兵. 2018

[8]水稻感染干尖线虫后植株表型特征及减损分析. 王宏宝,董青君,毛佳,宛宁,杜小凤,章安康. 2022

[9]谷氧还蛋白(AbGrx-1)对水稻干尖线虫在氧化胁迫下的保护作用. 冯辉,范亚磊,张金凤,朱红利,魏利辉. 2019

[10]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于新,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春芳,赵凌,王才林. 2015

[11]亚香棒虫草人工栽培研究初报. 张诚,李敏,李胜杰,陈柳萌,王洪秀,谢晟,刘子荣,胡建平. 2016

[12]黄土高原地区优良大豆根瘤菌的筛选与接种方式研究. 张红侠,冯瑞华,关大伟,李俊,曹凤明. 2010

[13]种传线虫病及其治理措施. . 1998

[14]水稻干尖线虫生殖方式、生活史及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 谢家廉,杨芳,徐幸,王步云,彭云良,姬红丽. 2022

[15]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英文). 于新,张亚东,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春芳,赵凌,王才林. 2016

[16]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酶Ab-tre-1基因克隆与逆境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陈曦,冯辉,束兆林,姚克兵,魏利辉. 2016

[17]水稻干尖线虫Hsp90基因克隆及在不同逆境、侵染早期和取食过程的表达差异. 冯辉,陈曦,束兆林,姚克兵,魏利辉. 2016

[18]噻唑膦和吡虫啉二元复配剂防治水稻干尖线虫效果评价. 赵一桐,杨行州,周冬梅,魏利辉,顾爱国,乐秀虎,冯辉. 2024

[19]水稻成熟胚不同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吕孟雨,王海波,高义平. 2009

[20]不同接种方式下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