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效应分析-基于云南泸西县果园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农一鑫

作者: 农一鑫;钱小平;尹昌斌;万永全;付利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效应分析;比较研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7-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探讨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应,促进果园生草模式的多元应用。[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获取2019年云南省泸西县果园生产数据,运用生态循环理论,系统分析果—草—畜(羊)复合种养循环模式,并利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模型测算复合种养和清耕种植两种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两种模式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结果]在经济效益上,复合种养模式比清耕种植模式节约化肥6 496元/hm2、农药426元/hm2,分别降低肥料成本18%,农药成本19%;同时,果园生草替代外购饲料减少饲料成本1.956 0万元/hm2,提高经济效益4.439 9万元/hm2。生态效应上,复合种养模式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2%,通过减少化肥及农药投入降低环境成本33%,由此果园综合效应提高4.998 2万元/hm2。[结论]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将果业、草业、畜牧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同时节肥、节药、节饲效果显著,是一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果园生态循环模式。

分类号: F326.13%S66

  • 相关文献

[1]国内种养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应用现状. 刘琼峰,周峻宇,吴海勇,谷雨,李明德,洪曦,吴金水,肖和艾. 2022

[2]浙江省早籼稻近期区试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郭银燕,张云康,杨作栋,胡秉民,陈昆荣. 1998

[3]宁夏水稻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王昕,殷延勃,刘炜. 2003

[4]甜菜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应分析. 吴汉祥,华正友,姜臣威,崔万林,陈生,郝秀红,卢秉福. 2000

[5]新疆膜下滴灌高产春玉米水肥优化研究. 郭斌,赵新俊,王璞,柳延涛,梁飞,焦天奇,王友德. 2017

[6]晒烟营养钵育苗法的效应分析. 解艳华. 1996

[7]南丹县不同烤烟轮作模式及其效应分析. 刘永贤,杨丹月,韦明球. 2009

[8]小麦不同类型品种混种竞争效应分析. 王东建,杨国敏,吴承来. 2008

[9]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叶晶,杨德亮,任香善,朴英实. 2016

[10]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农业向循环模式的转变. 白清云. 2006

[11]一年两熟区农田机械化耕作循环生产模式及配套机具试验研究. 张辉辰,王惠新,李淼. 2010

[12]农村中小型肉牛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陈直,白献晓,徐照学,王治方,王炳勋,蔺萍,徐引弟,朱文豪,许峰. 2018

[13]食用菌与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 胡清秀,曾希柏. 2000

[14]河西走廊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苏永生. 2011

[15]石羊河流域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苏永生. 2011

[16]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循环模式“农田-食用菌”生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李瑞琴,于安芬,赵有彪,车宗贤,苏永生. 2013

[17]菌糠-蚯蚓-红托竹荪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构建技术研究. 陈飞,于广峰,韩冰,钟丽娟,柴林山,刘晓辉. 2024

[18]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那伟,张永峰,祝延立. 2011

[19]对生态农业的思考(二). 朱立志. 2013

[20]菌业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胡清秀,张瑞颖.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