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多基因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进波

作者: 李进波;杜雪树;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稻瘟病;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0 年 02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R022为轮回亲本、GD7为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出聚合有Pi1、Pi2、Bph14、Bph15基因的恢复系R65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R650对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均表现为抗.R650与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巨风2A/R650、天丰A/R650和内香5A/R650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为中抗或中感,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为中抗,且配制的这3个杂交组合的产量高于或相当于轮回亲本R022配制的杂交组合巨风2A/R022、天丰A/R022和内香5A/R022,其中巨风优650(巨风2A/R650)于201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9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8(t)选育水稻恢复系. 裴庆利,梁云涛,刘丕庆,赵开军. 2014

[2]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4(t)的聚合育种利用. 王萱,马茜茜,杨金莲,伍虎,李容柏. 2024

[3]水稻抗瘟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实践和策略. 杜雪树,夏明元,李进波,戚华雄. 2019

[4]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粒长及粒重的分子改良. 苏相文,高方远,任鄄胜,吕建群,陆贤军,任光俊. 2019

[5]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评价. 张安宁,刘毅,王飞名,谢岳文,孔德艳,聂元元,张分云,毕俊国,余新桥,刘国兰,罗利军. 2019

[6]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与抗旱性. 王飞名,孔德艳,刘国兰,刘毅,余新桥,毕俊国,罗利军,张安宁. 2020

[7]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何光存,万丙良,查中萍. 2006

[8]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杂交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抗性评价. 粟学俊,梁曼玲,黄凤宽,陈彩虹. 2015

[9]利用MAS技术培育高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恢复系航恢1173. 孙大元,周丹华,肖武名,杨祁云,王慧,张建国,陈志强. 2014

[10]水稻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品系抗性分析. 肖友伦,孟秋成,肖国樱. 2012

[11]三系杂交水稻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曾列先,陈志强. 2009

[1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 田大刚,杨小双,陈子强,陈在杰,林艳,王锋. 2019

[1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瘟病粳稻新品系. 何弯弯,王健康,丁成伟,胡婷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20

[14]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Pi-ta、Pi-b和Wx-mq基因. 姚姝,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王才林. 2017

[15]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4、Xa23和Pi9基因. 阎勇,秦钢,唐梅,莫海玲,于松保. 2010

[16]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瑶,聂元元,蔡耀辉,颜满莲,毛凌华,李永辉,卢明,李名迪. 2011

[17]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聚合抗稻瘟病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水稻改良新恢复系. 田大刚,陈在杰,陈子强,林艳,周元昌,陈松彪,王锋. 2014

[18]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杂交稻亲本. 朱玉君,亓芳丽,应杰政,黄得润,庄杰云. 2010

[19]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常规早稻鄂早18稻瘟病抗性. 涂军明,游艾青,吕锐玲,周雷,曹志刚,张绍安,陈杰. 2015

[20]分子标记转育3个基因改良空育131稻瘟病抗性. 田红刚,陈红旗,胡江,朱旭东,钱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