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丽
作者: 王丽;李雪;刘光宪;程文龙;张耀;王国庆;茅赛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发酵阶段;挥发性香气物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13 期
页码: 242-2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芦笋副产物为原料,经榨汁与猕猴桃汁混合,发酵制备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在发酵前期、中期、后期、后发酵、陈酿期中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整个发酵阶段共检测出78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各发酵阶段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酯类和醇类.其中,乙酯含量在总酯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分别为54.72%、79.20%、72.92%、76.60%和70.14%.随着发酵的进行,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呈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质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的状态.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苯乙酸甲酯、辛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苯乙醇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为整个发酵阶段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采用气味活性值分析法得到13种特征香气物质,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为整个发酵阶段中共有的特征香气物质,其中辛酸乙酯是在各发酵阶段中OAV值最大的化合物.发酵前期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苯乙醛;发酵中期和发酵后期的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己酸乙酯;后发酵和陈酿期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2-甲基丁基乙酸酯.该研究分析了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的特征风味,为其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TS262.7
- 相关文献
[1]双孢蘑菇发酵培养料细菌菌群结构及其功能预测. 隽加香,肖婷婷,王倩,宋晓霞,沈新芬,高飞,陈明杰,黄建春. 2019
[2]HS-SPME/GC-MS法分析黔茶新品种绿茶挥发性成分. 龚雪,刘忠英,李燕,姜艳艳,尹荣秀,杨春,陈正武. 2017
[3]不同产地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差异性研究. 赵悦,孙玉霞,孙庆扬,韩爱芹,苗丽平. 2016
[4]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果实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 庞夫花,王庆莲,袁华招,蔡伟建,王珑静,赵密珍. 2024
[5]草酸处理对锦橙采后风味品质及乙醇代谢的影响. 洪敏,王晶,王日葵,冯雨,周炼,邓涂静,姚世响,肖云辉,贺明阳. 2023
[6]SPME-GC-MS法测定朝鲜蓟(Cynara scolymus L.)中的风味成分. 白雪,张建丽,唐晓伟,宋曙辉,王文琪,何洪巨. 2008
[7]不同品种鸡肉蒸煮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研究. 王春青,李学科,张春晖,李侠,陈旭华. 2015
[8]不同热处理对马乳中蛋白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陈宝蓉,曹洪宇,张雨萌,朱辉权,王筠钠,逄晓阳,吕加平,张书文. 2024
[9]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百合(Lilium spp.)挥发性成分. 王贤,唐晓伟,周涤,何洪巨. 2011
[10]不同卤制方法对鸡腿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唐春红,陈旭华,张春晖,李侠,陈琳莉,孙红梅,王金枝. 2014
[11]不同品种鸡肉蒸煮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研究. 王春青,李学科,张春晖,李侠,陈旭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过表达PvARL8基因促进柳枝稷植株生长
作者:李雪;王慧;管聪;何君毅;张蕴薇
关键词:柳枝稷;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转基因;表型;独角金内酯
-
鸡呼吸产热代谢的研究
作者:张建建;李平;蒋守群;王丽;杨雪芬;张赛
关键词:呼吸商;产热量;呼吸测热;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
-
催化热解-金汞齐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调理剂中汞
作者:柴玮玮;李雪;何倩丽;石洪玮;王旭;毛雪飞
关键词:催化热解;金汞齐;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调理剂;汞
-
蔬菜根系土壤硒镉含量与理化性质关系研究
作者:王丽;蒋亚;王迎康;刘桂华;柴冠群;范成五
关键词:土壤;蔬菜;全硒;全镉;理化性质
-
马铃薯在预制菜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展望
作者:任路路;王丽;姜敏
关键词:预制菜;马铃薯;加工;品种
-
热应激对畜禽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熊云霞;易宏波;杨雪芬;王丽
关键词:热应激;肠道微生物;畜禽
-
中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测算与分析
作者:李雪;高翔;赵蕾;刘聪;徐乐俊
关键词:水产品消费;食用消费量;大食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