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大利
作者: 宋大利;习向银;黄绍敏;张水清;袁秀梅;黄伏森;刘阳;王秀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炭;氮肥用量;潮土;土壤理化性质;产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7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369-3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生物炭配施氮肥对华北潮土区土壤理化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阐明土壤和植株对生物炭和氮肥施用的响应,旨在为该区域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培肥土壤及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为研究对象,研究玉米秸秆生物炭(缺氧条件下450℃热裂解1小时获得)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生物炭施用量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秸秆生物炭用量设0、7.5和22.5 t/hm~2 3个水平(以BC0、BC7.5、BC22.5表示);氮肥用量设0、150、225和300 kg/hm~2 4个水平(以N0、N150、N225、N300表示)。小麦在2014年10月9日播种,次年6月8日收获;玉米在2015年6月10日播种,当年9月28日收获。在作物成熟期进行产量测定,并采集0—20 cm土壤样品以及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可溶性有机碳(DOC)、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测定。【结果】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碳氮及作物产量有极显著影响。生物炭用量增加,土壤SOC、TN、DOC、NO3–-N含量以及土壤SOC/TN比值均显著增加,较BC0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165.0%、74.1%、39.1%、75.1%和44.0%。MBC、MBN含量和作物产量均以BC7.5处理达最大值,较BC0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49.2%、57.6%和46.1%,BC22.5较BC7.5处理平均降低12.1%、7.3%和9.7%;施用生物炭降低NH4+-N含量,BC7.5和BC22.5处理较BC0分别下降18.4%和23.7%。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SOC、DOC、NH4+-N、MBC、MBN含量均先增后减,在施氮水平为150 kg/hm~2时,其含量均达最大值,较N0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29.7%、22.9%、44.8%、79.4%和115.3%。所有施氮的处理作物产量较N0均显著增加,而三个施氮处理间其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维持作物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短期内N150BC7.5处理对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其有效机制及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分类号: S158.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2]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机插秧茬口“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 2016
[3]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 2018
[4]氮肥在陆稻上的施用量研究初报. 闻禄,胡风益,何忠兰,林维胜,陶大云. 2006
[5]不同氮肥用量对秋播黑芝麻‘赣芝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亚贞,肖国滨,叶川,黄天宝,刘小三,郑伟,肖小军,陈明,胡惠文. 2015
[6]两系杂交早稻生育前中期氮肥用量研究. 郭名奇. 1997
[7]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5
[8]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华,沈明星,蒋鹤云,许才康,张建栋. 2008
[9]氮肥用量及运筹对不同啤酒大麦产量和啤用品质的影响. 沈会权,陈晓静,陈和,陈健,陶红,乔海龙,臧慧. 2008
[10]不同播期和氮肥用量对油菜新品系159GP10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亚贞,肖国滨,叶川,郑伟,刘小三,黄天宝,肖小军,吴艳,谭启华,王瑞平. 2017
[1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刘楠楠,孙敬钊,皮本阳,孙智勇,李强,白玉超,李雪玲,黄敏升,郭婷,崔国贤. 2016
[12]施氮量与花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氮效率油菜产量性能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邹小云,刘宝林,宋来强,邹晓芬,陈伦林,熊洁,李书宇,官春云. 2015
[13]播期与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杜莹莹. 2020
[14]小麦新品种“淮麦35”基本苗数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简报.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杜莹莹. 2019
[15]氮肥用量与尿素类型对蜀优21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吴茂力,敬树忠,姜心禄,陈莉. 2018
[16]氮肥用量对云南高原粳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锦文,邓伟,吕永刚,吕莹,徐雨然,谷安宇,年伟,安华,董维,李小林. 2021
[17]氮肥用量对不同冬马铃薯品种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超,肖石江,王怀义,王颖,刘凌云,滕松,罗萍,刘曜榕,娄平,毛远春,李燕山. 2019
[18]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郭子琪,王慧,韩上,李敏,雷之萌,张军,程文龙,卜容燕,武际,朱林. 2020
[19]覆膜滴灌下氮肥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群体养分吸收与转运的调控效应.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王立春,徐新朋. 2021
[20]施氮量和播种期对优质啤酒大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普晓英,曾亚文,杜娟,杨树明,申时全.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马铃薯的最佳肥料管理措施-"4Rs"养分策略
作者:李书田;王秀斌
关键词:马铃薯;最佳肥料管理;4Rs养分管理
-
不同施肥模式对大豆生长季土壤有效氮供给的影响
作者:丁世杰;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宋晓;张珂珂;岳克;郭腾飞
关键词:施肥模式;有效氮;有机氮矿化酶;氨化作用强度;硝化潜势
-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精子冷冻保存及对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丁小雨;黎琳琳;刘阳;吕宏森;何文平;李振通;王林娜;邱弈树;田永胜
关键词:胭脂鱼;精子;超低温冷冻;超微结构
-
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弱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作者:周文银;李文阳;李浩杰;张士雅;雍玉东;刘阳;肖龙飞;郑成岩;闫素辉
关键词:弱筋小麦;追氮量;种植密度;品质;产量
-
捻转血矛线虫的耐药性及其干预途径研究进展
作者:李案本;符娜娜;罗晓平;李军燕;刘阳
关键词:捻转血矛线虫;耐药分布;耐药机制;耐药性逆转
-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的同化利用玉米秸秆碳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
作者:陈霄龙;郭腾飞;张倩;岳克;张珂珂;宋晓;丁世杰;张水清;黄绍敏
关键词:13C玉米秸秆;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微生物类群;群落演替
-
种子引发与引发种子药剂处理研究进展
作者:刘阳;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
关键词:种子引发;种子药剂处理;种子萌发;抗逆性;种子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