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菌rDNA ITS区的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艳

作者: 刘艳;沙爱华;陈海峰;周蓉;巴红平;陈水莲;杨中路;邱德珍;吴学军;单志慧;周新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霜霉病菌;ITS;分子探针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230-2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霜霉病菌是引起大豆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采用真菌18~28 S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大豆霜霉病菌和其他外群真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大豆霜霉病菌的ITS全序列并与GenBank中霜霉菌属其他种的ITS序列比对,设计出大豆霜霉病菌的特异性引物PM1和PM2。用此特异引物可以从大豆霜霉菌株中扩增出38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9个参试菌株和大豆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到目标DNA的浓度为0.1 pg。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大豆霜霉病菌,为快速监测组织中霜霉病菌潜伏侵染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霜霉病菌rDNAITS区的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应用. 刘艳,沙爱华,陈海峰,周蓉,巴红平,陈水莲,杨中路,邱德珍,吴学军,单志慧,周新安. 2012

[2]聚多巴胺修饰的相变型对比剂的制备及体内外光声/超声显像. 王颖,王冬,张亮,陈雪莹,赵钕君,王志刚,李崇雁,杨珂. 2018

[3]一种能表现水稻基因组DNA分化特征的重复DNA顺序. 刘钿连,王春新,刘良式,梁能. 1994

[4]用NASH方法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白艳菊,李学湛,吕典秋,何云霞,张儒喜,朱财. 2001

[5]两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李凤兰,蒋先锋,史丽娟,韩锋,魏琪,冯艳忠,闵凡祥,郭梅,李学湛. 2013

[6]1株野生平菇菌株的采集及其驯化栽培. 胡晓强,李峰,赵建选,靳荣线. 2014

[7]橡胶棒孢霉落叶病菌rDNA-ITS区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漆艳香,张欣,蒲金基,李顺利,张贺,张辉强,黄思良,谢艺贤. 2009

[8]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张薇,魏海雷,张力群,胡跃高,储国良. 2005

[9]核果类果树ITS序列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王化坤,陶建敏,渠慎春,房经贵,马瑞娟,章镇,娄晓鸣. 2010

[10]山药种质资源核糖体rDNA-ITS区序列分析. 吴志刚,范传颍,包晓青,陶正明,姜武. 2014

[11]油茶茶苞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彭丽娟,孙涛,刘永翔,刘作易. 2010

[12]快速检测水果中桔小实蝇卵的分子诊断方法研究. 孔秋莲,叶军,岳玲,陈志军,包英姿,徐赟,郭卡,袁忠谊,戚文元. 2010

[13]桑黄菌株S-1形态学观察及ITS系统发育分析. 李剑梅,徐国华,杨泽涛,王艳华,韩冰. 2016

[14]基于细胞核ITS序列的变叶海棠起源新证据. 唐建民,周志钦,冯婷婷,成明昊. 2009

[15]尖孢镰刀菌胡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ISSR标记聚类分析. 苑琳,刘姗姗,路福平,李子钦,张辉,陈佩文. 2012

[16]进境草种种带真菌的检测与初步鉴定. 雷娅红,况卫刚,郑春生,汪万春,李春杰,高文娜. 2016

[17]一株形似桑黄野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周洪英,孙波,罗帷,胡柏,吴洪丽. 2019

[18]SPECIFIC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THE FUNGAL PATHOGEN USTILAGINOIDEA VIRENS BY NESTED PCR. Zhou Yongli. 2004

[19]橡胶树内生真菌ITBB2-1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郑鹏,谭德冠,孙雪飘,张家明. 2009

[20]海南黑山羊鞭虫rDNA-ITS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荣光,周汉林,侯冠彧,王东劲,赵军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