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红梅

作者: 谢红梅;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绿;卿明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产量;WUE;叶面积;种植模式;稻田生态重建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6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35+83-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四川省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水稻-秋菜-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和水稻-秋菜-小麦3种稻田生态重建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相比,3种植模式下水稻个体长势好,群体发育的结构合理,分蘖较多、穗大、着粒数亦高,千粒重、产量、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及叶片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出0.73、0.30和1.51G;水稻产量分别比比对照高出:158.7、99.2和109.0KG/HM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99%、5.60%和12.73%;在水稻生长后期,3种新型的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水肥耦合效应。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冠层光截获与叶面积和产量的关系. 李艳大,汤亮,张玉屏,朱相成,曹卫星,朱艳. 2010

[2]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水稻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3]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唐海明,罗尊长,汪柯,杨光立,肖小平. 2011

[4]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温室葡萄WUE、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蔺宝军,张芮,董博,温文,高彦婷,王引弟,杨昌钰,王腾飞. 2019

[5]不同降雨年型黑膜垄作对土壤水肥环境及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杨封科,何宝林,董博,王立明. 2021

[6]玉米穗期水分胁迫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杰,马兴林,杨文钰,崔震海,凌碧莹. 2005

[7]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白芳芳,李平,乔冬梅,齐学斌,郭魏,马灿灿,杜臻杰. 2022

[8]土壤水分状况对温室滴灌番茄水分利用效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聪聪,孙磊,郭凤台,孙景生,刘浩. 2011

[9]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叶片性状的影响. 陆红飞,郭相平,王振昌,甄博,刘春成,杨静晗. 2017

[10]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陆秀明,黄庆,刘军,刘怀珍. 2004

[11]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动态研究初探. 李炜,许显滨,矫江,鲛岛良次,神田英司. 2008

[12]高CO2浓度下水稻高产品种特三矮2号的生长,产量与米质的研究. 张旭,刘彦卓. 1998

[13]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鲜食甜糯玉米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李文宝,林明月,刘永贤,陆兴伦,阳继辉,石玫莉,农梦玲,曾艳,熊柳梅. 2010

[14]马铃薯蕾期去顶去叶对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夏锦慧,吴巧玉,何天久. 2014

[15]不同种植方式下马铃薯的群体结构研究. 何庆才,何昀昆. 2007

[16]内蒙古阴山北麓区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高宇,赵沛义,尹秀兰,李彬,蒙美丽. 2017

[17]吉林省新老大豆品种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朱末,刘晓龙,徐晨,季平,陈思宇,刘鹏,李昳,祁新. 2015

[18]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2019

[19]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叶面积的激发作用. 刘晓英,罗远培,石元春. 2001

[20]除草剂苯磺隆对冬小麦产量指标和叶面积的影响. 谢飒英,谢三刚,宋昱,任文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