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芳

作者: 王永芳;董志平;陈立涛;王孟泉;刘佳;齐永志;勾建军;李秀芹;崔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小麦茎基腐病;病菌侵染;周年发生规律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2 期

页码: 27-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18-2022年利用我国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假禾谷镰刀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利用室内分层接种技术,明确了小麦播种层及以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麦胚芽、地中茎、根茎结合处、芽鞘或叶鞘,但不侵染根系,病菌在种子5 cm以下不侵染小麦,为深翻有效压低菌源基数提供了依据.采用田间接种发现,苗期感病严重的可造成死苗,或分蘖减少;成株期茎秆枯死或白穗,分蘖更易发病,白穗呈零散分布,分散在小麦的不同高度.小麦收获后贴茬播种玉米,麦茬上携带的病菌能在玉米田生态环境中继续繁衍;玉米收获后,病菌随麦茬与玉米秸秆同时粉碎并旋耕,使病菌在田间得到扩散,进而再次侵染下茬小麦.据此揭示了黄淮海小麦秸秆还田、玉米(谷子等夏播作物)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刀菌是当地菌源,经逐年优选和积累成为了优势病原,提出了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茎基腐病绿色防控策略.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曹光乔,张宗毅. 2008

[2]2BQM-2型免耕气吸播种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 尤晓东,张旭,刘忠泽,徐迪娟,章惠全. 2009

[3]新疆兵团免耕播种技术现状分析. 赵岩,周亚立,刘向新,李生军,闫向辉. 2011

[4]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具在新疆的推广应用. 刘向新,周亚立,何磊,赵岩,闫向辉,李生军. 2012

[5]东北松辽平原中部黑土地区保护性耕作的探讨. 边少锋,何奇镜,张健. 2002

[6]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具在新疆的推广应用. 刘向新,周亚立,何磊,赵岩,闫向辉. 2012

[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免耕播种技术现状分析. 赵岩,周亚立,刘向新,李生军,闫向辉. 2012

[8]2BMFJ-4型智能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 李维华,孙宜田,王小瑜,荐世春. 2013

[9]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不同耕作方法下稻麦生产的碳效率及收益评估. 薛亚光,刘建,魏亚凤,李波,汪波. 2015

[10]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分析. 班春华. 2012

[11]保护性耕作对贫瘠型黑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周宝库,张喜林,魏丹,张丽莉. 2009

[12]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海亮,汪春,邹华芬,孙海天,余兵兵,汪汇源. 2020

[13]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在青海省的推广建议. 王志辉,陈占全,李月梅,高玉亭. 2009

[14]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 周颖,杨鹏,王立刚,雷秋良,张雅南. 2023

[15]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后条耕技术试验研究. 班春华. 2024

[16]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在水田的应用研究. 程晋. 2022

[17]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1

[18]土地流转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投资的影响——基于四省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杨柳,吕开宇,阎建忠. 2017

[19]欧美国家耕作方式发展变化与秸秆还田. 李建政,王道龙,高春雨,王亚静,毕于运. 2011

[20]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王晓波,车威,纪荣婷,何传龙,朱安宁,王伏伟,朱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