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微核心种质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简爽

作者: 简爽;卢为国;文自翔;李海朝;袁道华;李金英;张辉;叶永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微核心种质;蛋白亚基;变异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2 年 41 卷 05 期

页码: 42-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蛋白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均受到各亚基相对含量及11S/7S的影响,了解大豆蛋白亚基相对含量变异将对选育蛋白专用型品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2008-2010年对236份大豆微核心种质材料的大豆蛋白亚基相对含量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中蛋白各亚基相对含量有广泛的变异,有很好的遗传改良潜力,α′、α、β、A3、A1A2A4、B亚基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10、0.330、0.311、0.211、0.123、0.170,11S/7S变异系数为0.400。不同生态区各亚基在相对含量和遗传变异程度上存在差异,总体来说,A1A2A4、B亚基相对含量和11S/7S在北方一熟制春作大豆品种生态区(Ⅰ区)比黄淮海二熟制春夏作(Ⅱ区)大,Ⅰ区分别为0.220、0.403、2.616,Ⅱ区分别为0.212、0.370、2.343。α′、α、β、A3亚基相对含量在Ⅱ区比Ⅰ区大,Ⅱ区分别为0.064、0.090、0.153、0.070,Ⅰ区分别为0.062、0.086、0.127、0.061。α′、β、A3、A1A2A4亚基相对含量的变异系数在Ⅰ区比Ⅱ区大,Ⅰ区分别为0.549、0.270、0.259、0.193,Ⅱ区分别为0.435、0.262、0.254、0.185。α、B亚基相对含量的变异系数和11S/7S的变异系数在Ⅰ区比Ⅱ区小,Ⅰ区分别为0.333、0.184、0.249,Ⅱ区分别为0.348、0.216、0.331。因此,在Ⅰ区α′、β、A3、A1A2A4亚基相对含量具有更高的遗传改良潜力,在Ⅱ区α、B亚基相对含量和11S/7S具有更高的遗传改良潜力。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微核心种质与育成品种的种子蛋白11S/7S比值的分析. 王林林,关荣霞,齐峥,邱丽娟,罗淑萍. 2008

[2]大豆微核心种质与育成品种的种子蛋白11S/7S比值的分析. 王林林,关荣霞,齐峥,邱丽娟,罗淑萍. 2008

[3]大豆种子蛋白亚基及11S/7S随种子发育的变化规律. 闫晓娟,谷勇哲,胡国龙,张素青,李欣,邳植,张福顺. 2024

[4]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与7S组份的研究. 王丽侠,郭顺堂,付翠真,关荣霞,张其属,常汝镇,邱丽娟. 2004

[5]大豆子粒蛋白亚基变异种质的鉴定与筛选. 张明俊,李忠峰,于莉莉,王俊,邱丽娟. 2018

[6]大豆微核心种质在黄淮地区的区域适应性分析. 刘章雄,杨春燕,徐冉,卢为国,乔勇,张礼凤,常汝镇,邱丽娟. 2011

[7]中国大豆微核心种质光温综合反应敏感性的鉴定. 宋雯雯,李继存,赵云,周静,黄新阳,曾海燕,杨光明,李素真,吴存祥,韩天富. 2020

[8]大豆微核心种质对草甘膦的耐受性鉴定. 李脉泉,化宿南,郭兵福,刘明,宋健,陈建港,周福来,于莉莉,陶波. 2015

[9]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任洪雷,张丰屹,韩新春,洪慧龙,朱筱,王广金,邱丽娟. 2023

[10]大豆资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异. 印志同,孟凡凡,宋海娜,刘春英,喻德跃. 2009

[11]不同辐射强度对大豆M_1代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齐波,汝玄玄,贾召召,霍晴,曹宇鹏,吴润之,李曙光,杨加银. 2019

[12]大豆耐荫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中国南方大豆资源耐荫性变异. 张志鹏,蔡昭艳,曾维英,赖振光,陈怀珠,杨守臻,唐向民,苏燕竹,盖钧镒. 2017

[13]大豆亲本杂交方式对后代的遗传变异及品系产量表现的影响 Ⅰ.单交与双交的比较研究. 田佩占,孙志强,王继安,阎日红. 1993

[14]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引起的变异. 雷勃钧,尹光初,王树林,卢翠华,钱华,周思君,张开旺,隋德志,林忠平. 1989

[15]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马小乐,柴守玺,方永丰,孟亚雄,袁俊秀,尚勋武,王化俊. 2010

[16]蚕豆蛋白质亚基分析与特异种质鉴定. 刘玉皎,侯万伟,石建斌. 2012

[17]青海不同基因型蚕豆蛋白组成及清蛋白和球蛋白亚基的SDS-PAGE分析. 刘玉皎,侯万伟,李萍,石建斌. 2012

[18]基于LC-ESI-MS/MS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蚕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鉴定. 刘玉皎,侯万伟. 2014

[19]青海不同生态环境下蚕豆蛋白亚基差异性研究. 石建斌,侯万伟,刘玉皎,马晓岗. 2011

[20]新疆不同地区加工专用花生营养成分比较. 罗舒舒,张雨,张甜甜,代蕾,高建宇,王强.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