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及几种物理防治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鑫

作者: 何鑫;赵统敏;赵丽萍;张保龙;余文贵;杨玛丽;陈天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烟粉虱;黄板;防虫网;地膜;紫外覆盖膜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5 期

页码: 86-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D)是以烟粉虱为传播媒介的病毒病,该病害的暴发直接导致番茄毁灭性绝产。从控制传播媒介烟粉虱种群数量着手,用黄板监测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变化,探讨了设置防虫网、铺设地膜、间种黄瓜、棚体覆盖紫外吸收膜等处理对烟粉虱种群数量的防控效果。采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方法统计数据,采用SAS 9.1对数据进行统计,利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防虫网处理较无防虫网处理烟粉虱种群数量少33.41%。铺设黑白地膜、银黑地膜对烟粉虱种群数量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黑白地膜、银黑地膜较黑色地膜烟粉虱数量分别少54.50%、50.55%。统计后期覆盖防虫网、黑白地膜处理的发病率最低,为8.18%。间种黄瓜对烟粉虱的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间作黄瓜处理下铺设黑白地膜发病率仅为8.05%,而铺设黑色地膜发病率达11.25%。影响TYLCVD发病的物理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地膜、防虫网、黄瓜,最优组合为铺设黑白地膜、设置防虫网、间种黄瓜。覆盖紫外吸收膜较覆盖普通PVC膜烟粉虱种群数量少37.13%,紫外吸收膜处理下铺设银黑地膜田块发病率最低,为9.85%。大棚覆盖PVC膜,铺设不同地膜时,黄板监测统计的烟粉虱种群数量显示挂置2~9 d时诱集的烟粉虱种群数量上升幅度最大,诱集烟粉虱成虫数量由少至多依次为黑白地膜、银黑地膜、透明地膜、无地膜、黑色地膜。

分类号: S436.412.11

  • 相关文献

[1]黄板、化学信息素和防虫网复合防治辣椒白粉虱. 赵伟强,周艳芳,王燕春. 2015

[2]三种方式联合作用对温室秋延晚栽培番茄粉虱的防治效果. 董莉,董文阁,刘晓伟,张剑,刘念. 2018

[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徐州地区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杨玛丽. 2009

[4]不同孔径防虫网对设施蔬菜害虫隔离效果的影响. 张秀霞,周仙红,毛晓红,刘凤华,张安盛. 2018

[5]不同措施对大棚烟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 肖留斌,谭永安,柏立新. 2010

[6]烟粉虱成虫在日光温室内的分布和日活动规律. 文吉辉,卢伟. 2006

[7]黄、蓝粘虫板1∶1布局对温室黄瓜烟粉虱和蓟马的诱防效果. 李永腾,吴汉花,李晓,高旭利,李朝霞,兰成云,张卫华. 2023

[8]日光温室内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作用. 张丽萍,刘珍,范巧兰,采俊香,王呆海,纽天龙,魏明峰. 2009

[9]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 姚金晓,杨悦俭,叶青静,王荣青,阮美颖,周国治,姚祝平. 2010

[10]植物源抗病毒剂丁香酚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效果分析. 张晓艳,陈浩,张晓阳,石志琦. 2013

[11]番茄抗病基因Ty-3的SCAR标记及检测. 张子君,刘文奇,李海涛,马小青,邹庆道. 2014

[12]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的PCR检测. 魏光普,孙瑞芬,尚春明,贾晋. 2013

[13]抗番茄黄化曲叶病基因Ty-2的SSR新标记. 杨玛丽,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 2012

[14]沈阳市新民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分子检测. 苗则彦,白元俊,李颖,赵杨. 2014

[15]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朱华,张子君,王涛,王晓峰,张逸鸣,邹庆道. 2022

[16]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分子鉴定初报. 周莹,李兴红,刘建华,姜京宇,王曙峰,燕继晔. 2010

[17]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分子诊断. 宋建军,孙茜,艾鹏飞,韩璀璇. 2009

[18]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苏粉12号的选育. 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杨玛丽. 2012

[19]番茄黄化曲叶病(TYLCV)的研究进展. 肖启明,张德咏,周鹏,成成,唐前君. 2013

[20]番茄种质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y-1基因的分子标记分析与田间抗病评价. 张前荣,朱海生,刘建汀,李永平,康建坂,王彬,李大忠,薛珠政,温庆放.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