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地区蔬菜资源考察简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武峰
作者: 杜武峰;张宝玺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84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摘要: 一、概况 西藏昌都地区共有13个县,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偏南,在东经93°至99°,北纬27°至32°之间。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纵贯全区,尤普藏布江在通麦从东往西流变为南北流向,直往雅鲁藏布江向南流入印度。四江之间均有高山相隔,形成我国有名的横断山脉地带。该地带地势南低北高,海拔1400米至5000米。中国农业科学院西藏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继1981年考察了西藏山南地区后,于1982年又考察了西藏昌都地区的蔬菜资源。在昌都地区行程10600公里,包括十一个县的55个区,63个公社,90个生产队,以及境内三个县级国营农场,采得蔬菜标本105份。搜集蔬菜种质157份(包括块根和鳞茎)。从整个地区的情况看,昌都地区的蔬菜资源较西藏山南地区丰富而多样 二、自然条件 昌都地区地处横断山脉上段,虽然海拔一般在3500米以上,但受印度洋湿润气流和青藏高原高空气流的影响,全地区各地小气候很不一致。察隅、波密的大部地区和盐井县、左贡县的下林卡和扎玉区为近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850毫米,年平均温度为8.5℃。而察雅县和昌都则气温逐渐变低,到了青。类鸟齐县年平均温度降至3.Zt。雨量也由南到北逐渐减少到475毫米左右。但光照时间则越往北越长。从波密县的年光照1563.3小时增长到丁青县的年光照239o.4小时。每个县乃至同县的不同区、社,常因海拔和地形不同,经纬度虽相差极少,但小气候则相差悬殊。在察隅县的下察隅区,云雾的绕,郁郁葱葱,我国内地新培的很多蔬菜种类,在那里都有栽符。但相邻的古拉则是白雪皑皑,蔬菜常年很少种植,在无霜期内仪有少量圆根(更登Brassica rapa L.)和$f*菜,真是“十里不h;iJ天,一天有四季”。该地区的结雅县城,番茄、$椒、茄子、$豆、14j)ft、抓瓜、西瓜、白兰瓜等都能自然成熟。但距县城仪10多公里,在澜沧江边的旺堆区,则没有什么蔬菜。丁青县城附近只能尬培耐寒性此案,如大二!菜、甘蓝、萝卜、豌豆等。而该县怒江上游的河谷地区,则有瓜类的露地栽培。 三、昌都地区栽培较久的 蔬菜资源 昌都地区山高谷深,气候变化大,人口稀少。解放前只有贵族领主及喇嘛庙的庄园才种有几种蔬菜,故蔬菜资源种类较少。但该地区圆根的栽培,不但多且分布广,品质也优良。其种子销往青藏高原各地。尤以类鸟齐和江达两县的栽培最为有名,单株重可达十余斤,是粮、菜和牲畜饲料的兼用作物。这种圆根呈扁圆形,根肩有白色和浅粉紫之别,且各有大小两样之分。藏萝v (RSPh。lius S3tiSSS L.)是西藏高原栽培较久的根菜,干物质含量多,水分少,除供’菜用和干制外,还可用于医治风湿病,但直根较内地栽培品种小。 在青藏高原的高山牧区,那里气温低,日照长,多种植物在有限的无霜期内,都能开花、结实,完成其生活史。但昌都的高山牧区却有一种小白菜,当年不抽建,只长叶子,陆续摘收大叶食用,心叶继续生长,待心叶长大,又可采叶供食。第二年春植株才抽鳌开花、结籽,倍受牧民欢迎,誉名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此外,丁青县还有一种叶大肥嫩且质脆的叶菜,在拉萨称青菜(Brassica SP.)。藏葱(火葱——Alllum ascalonicum L.)辛香味浓,夏天采食嫩叶,秋季收挖鳞茎贮存供食或留种,在昌都地区到处可见,为藏族人民喜食。 盐井县盐井区、左贡县扎王和下林卡区、察隅县的下察隅区以及昌都盛产大蒜。这种蒜头大、味香、产量高、五头重一斤。除昌都外,上述各地还种植印度南瓜(C。UU-rbita maxima Duch)。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也不少。黄瓜、辣椒、甜椒、多年生辣椒、佛手)R及薯芋科的脚板茗(Dioscarea alataL.)均有栽培。下实隅区的脚板茗有三个品种,颇有特色。 四、昌都地区引进 的蔬菜资源 昌都地区距云南、四川很近,解放后进藏解放军和千部、职工带进不少蔬菜种类和优良品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1种以上。在盐井县盐井区有单瓜重达50多斤的印度南瓜。在八宿夏雅区,能长单株重2—8斤的离笋和菠菜。波密县通麦的辣椒单株可结果114—120个。丁青县气温较低,菜用大荚豌豆、葱、蒜、芹菜、荷香与结球高营皆可栽培。察雅县的茄科蔬菜,菜豆,葫芦科中除丝瓜、苦瓜外,其它瓜果菜都有栽培,察雅县烟多区西瓜自然成熟后,含糖量高达11%。白兰瓜成熟后,甘甜不逊于兰州所产。全地区十字花科中的各类型大白菜和小白菜,甘蓝类中的平头、牛心、结球甘蓝和老蓝、花椰莱应有尽有。尤其在下察隅,既有内地各省区栽培的主要蔬菜,亦有稻、麦、玉米、养麦和甘蔗,还有亚热带地区生长的磨芋、生姜、豆薯(凉薯)和佛手瓜。波密至通麦一线的蔬菜种类也不亚于拉萨地区和山南地区各县。昌都地区实是西藏自治区蔬菜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五、昌都地区的野生 蔬菜资源 昌都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除各县城、机关单位、部队或内地人自种蔬菜自食外,集约栽培很少。广大藏族农、牧民吃菜很少,也有种植萝P和小白菜的,然而采食野菜却较为普遍。早春以尊麻科的花叶活麻( Urtica cannabina L.)锦葵科的冬寒菜(Malvavert1cnata L.),百合科中的兰苞葱(AI-llum atrosangulneum Schrenk.)、太白韭(Allium prattii C. H. Wright apudForb. et Hemsl.)、青甘韭(Alli。mprzewalsklanum Regel.)、野葱(Alliumchrysanthum Regel)、韭菜(Allium tube-rosumRottl·ex Snrens.)。菊科中的黄鹤菜(Young1a Janon1ca L. D C.)与无茎黄鹤菜 [(Youngia simulatrix(Babe.)Babe et Stebb.)j。十字花科中的芽菜和新算(TNasn1arvense L.)。个形科中的当归【Angd1ca sin。ms(oily)DIdS]和藏首香(Carum carvi L.)。核科中的香椿等。另外有很多有名的野生蔬菜没有被充分利用,像磁菜[Pteridium aguninumL.)】、竹笋(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香椿[ Toona sinensis(A.Juss) M. Ro-em.】、黄花菜(矮营单一Hemerocanls nana Forrest et W—W.Sin)、草石蚕 (Stachvs Sieboldii Mid.)等。其它像夏初的灰菜,秋季的野百合和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i)在波密县的通麦、易贡湖周围到处都有,是很好的滋补食物,但当地群众很少采食。 此外,在此地区还发现百合科葱属中的近缘种有15种以上,有的种类群众采食:太白韭、兰苞葱、野葱、韭菜、青甘韭、粗根韭(Allium fasciculatum Rendle)、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等。有的种虽不采食,但亦是稀少的资源材料。如大花韭(Allium macranthum Baker)、唐古韭(*1hum tengudcgm Rgggl)、紫花韭(Alliu。 subansulatum Regel)、昌都非(Allillm changduense J. M. Xu)等。我国广为栽培的韭菜(人11turn in5e-。osum Rottl. ex Spreng.),其野生群落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各有两处发现。这对韭菜的起源研究颇有意义。西藏昌都地区蔬菜资源考察简报@杜武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 @张宝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1.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一5册科学出版社1980 2.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科学出版社1980 3.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五卷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80 4西藏植物名录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1980年7月 5.西藏高原栽培植物野生种分布的考察油印本李璠、陈和荣、段盛娘、晋美多吉1979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辣椒新品种‘中椒506号’
作者:张正海;李银国;曹亚从;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张宝玺;王立浩
关键词:辣椒;中早熟;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品种
-
辣椒新品种‘中椒306号’
作者:张正海;李银国;曹亚从;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张宝玺;王立浩
关键词:辣椒;中早熟;露地;设施栽培;品种
-
内蒙古地区辣椒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于海龙;靳远;周黛媛;张正海;曹亚从;吴华茂;冯锡刚;张宝玺;王秀芝;崔聪聪;王立浩
关键词:辣椒;种质资源;分子标记;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
-
螺丝椒新品种‘中椒409号’
作者:曹亚从;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张宝玺;王立浩
关键词:辣椒;一代杂种;抗病;辣椒轻斑驳病毒;品种
-
螺丝椒抗病新品种‘中椒209号’
作者:曹亚从;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张宝玺;王立浩
关键词:辣椒;抗病;一代杂种;品种
-
"十三五"我国辣椒育种研究进展、产业现状及展望
作者:王立浩;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于海龙;冯锡刚
关键词:辣椒;遗传育种;产业布局;研究进展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聚合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抗性基因(L4)及马铃薯Y病毒抗性基因(Pvr4)的甜椒自交系
作者:于海龙;王立浩;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
关键词:辣(甜)椒;PMMoV;PVY;分子标记辅助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