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产品镉铜铅锌的含量特征与风险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增焕

作者: 王增焕;王许诺;林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贝类;镉;铜;铅;锌;风险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6 期

页码: 1208-1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7年和2009年对广东、广西沿海部分海域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贝类产品中镉(Cd)、铜(Cu)、铅(Pb)、锌(Zn)的含量特征及其季节差异,并采用点估计方法对贝类产品中的Cd、Cu、Zn、Pb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贝类品种的差异决定了其体内Cd、Cu、Pb、Zn含量的差异,近江牡蛎样品中Cd、Cu、Zn的含量远远高于另外4种贝类,文蛤样品中Cd、Cu、Pb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4种贝类。贝类产品中Cd、Cu、Pb、Zn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这可能与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因子的季节变化有关。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贝类产品中Cd、Cu、Pb的合格率分别为65%、67.7%和100%。与其他海域贝类产品的调查结果相比,此次贝类样品Cd、Cu、Pb、Zn的含量处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内;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相比,太平洋牡蛎、翡翠贻贝、菲律宾蛤仔和文蛤的Pb、Cd的膳食暴露量处于安全范围内,而近江牡蛎的Cd膳食暴露量可能存在风险。

分类号: TS254.7`X820.4

  • 相关文献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洋贝类中镉、铬、铜和铅. 龚倩,金高娃,李小蕾,史永富,蔡友琼,顾润润. 2012

[2]不同药剂对污染水稻土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 苗雪雪,林晓燕,裴东辉,黄雷,任重. 2016

[3]密封高压消解罐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重金属. 王北洪,马智宏,付伟利. 2008

[4]攀西地区水果中铜、锌、铬、铅、镉含量污染评价. 杨定清,周娅,雷绍荣,李仁霖,谢永红,黄惠兰,王棚. 2008

[5]Cd、Zn、Pb、Cu复合污染对斑茅生长及吸收富集的影响. 王天顺,陈伟,蒋文艳,杨玉霞,段维兴,王海军,李晓妤,廖洁,莫磊兴. 2020

[6]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苇中重金属(铜、锌、铅、镉). 韩平,马智宏,付伟利,潘立刚. 2010

[7]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铅、镉、砷、铜、锌和铬. 和丽忠,杜丽娟,严红梅,陈锦玉,黎其万. 2012

[8]海泡石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李丽君,刘平,白光洁,丁玉川,聂督. 2012

[9]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铜铅锌镉的分布与评价. 王增焕,林钦,李纯厚,黄洪辉,杨美兰,甘居利,蔡文贵. 2004

[10]海水中锌、镉、铅、铜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袁有宪,王跃军,高成年. 1993

[11]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12]一种新的水中铜铅镉检测方法的等效的判定. 崔文文,王小飞,王明锐,易甜,张惠贤,姚晶晶. 2019

[13]土壤中铅铬铜镉联合测定方法的研究. 陈晓云,詹德江,方中平,杨贺. 2004

[14]土壤镉、铅污染对油菜生长行为及重金属累积效应的影响. 吕建波,徐应明,贾堤,林大松. 2005

[15]原子吸收测定鱼体中的铜、铅、镉——干灰化与湿消解法前处理样品比较. 卢玲,吴伟峰. 2001

[16]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铅、镉和铜. 王许诺,王增焕,陈瑛娜. 2016

[17]铜和镉及铅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形态变化. 卢以群,陈志辉. 2007

[18]汽车尾气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铅、铜、镉元素含量的影响. 石元值,马立峰,韩文炎,阮建云. 2001

[19]端视ICP-AES法测定茶叶中铅铜砷镉铬钴. 石元值,马立峰,韩文炎,阮建云. 2003

[20]食品中铅镉铜铬联合测定方法的构建. 李丽娜,詹德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