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冰雪
作者: 曹冰雪;李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信息化;信息基础投入;信息技术采纳;个人禀赋;农户收入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1672-0202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55-69
摘要: 基于2018年京津冀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OLS、QR与3SLS法分析了信息化影响农民增收的信息要素差异与个人禀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信息基础投入有增收效应,信息技术采纳没有增收效应,且二者没有交互作用.就不同收入阶层农户而言,信息基础投入与信息技术采纳对高农业收入农户均有增收效应,但二者存在替代效应;信息基础投入对低农业收入农户没有增收效应,信息技术采纳则有减收效应,但二者存在互补效应.相较于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匮乏的农户,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丰富的农户信息基础投入与信息技术采纳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
分类号: F323.3%F323.8
- 相关文献
[1]新世纪新疆农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变化特征. 刘平方,马建荣,杨秀玉. 2015
[2]土地合作社对农户收入影响评价. 薛凤蕊,乔光华,姜冬梅. 2012
[3]户级水平大田作物多样性与经济关系分析. 伍少云,戴陆园,游承俐,金建昌,李云,贾从进,张宗文,Bhuwon R.Sthapit. 2001
[4]中国主粮价格支持政策促进了农户增收吗?——基于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贾娟琪,李先德,孙致陆. 2018
[5]贫困县农户收入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汪三贵,李文. 2003
[6]农产品电商直播促进农户增收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杨克,郑佳茹,刘强,唐利群,文长存. 2023
[7]要素空间溢出能提高农户收入吗?——基于3省649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姚增福,唐华俊. 2017
[8]我国农户收入及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收入决定方程和夏普里值分解方法. 宋莉莉,王秀东,刘旭. 2014
[9]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业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滇西南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为例. 陈玉萍,吴海涛,陶大云,Sushil Pandey,徐鹏,胡凤益,丁士军,王怀豫,冯璐. 2010
[10]正规借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基于西部贫困地区710户农户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思,罗尔呷,聂凤英. 2020
[11]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环北京地区为例. 董晓霞. 2008
[12]农户参与订单生产对其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建始县和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谢欣,周向阳. 2016
[13]我国农户收入及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收入决定方程和夏普里值分解方法. 宋莉莉,王秀东,刘旭. 2014
[14]合作社资本结构对成员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的数据为例. 吴亚玲,罗红梅,汪盛松,吴超,雷泽. 2023
[15]生产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劳动力配置的优化作用-基于成员就业决策和家庭收入的视角. 唐若迪,吉小燕,陈超. 2023
[16]黑龙江水稻种植区农户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张侃,杨绍丽. 2010
[17]产业化对肉鸡养殖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辛翔飞,王济民. 2013
[18]影响农户经济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李敏,王桂荣. 2008
[19]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主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基于吉林省3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 刘慧,薛凤蕊,周向阳,刘福江,赵一夫. 2018
[20]农户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基于山东肥城有机花菜种植农户的调研. 钱静斐,邱国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作者:曹冰雪;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关键词: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智能育种
-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学理逻辑、评价与策略-以四川省为例
作者:马晨;李瑾;李泽欣
关键词:乡村治理数字化;学理逻辑;评价指标;水平评估;推进路径;四川省
-
信息技术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
作者:曹冰雪;李瑾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产出;资源禀赋;设施农业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四链"融合机理分析-以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为例
作者:冯献;李瑾;范贝贝;曹冰雪;马晨
关键词:“四链”融合;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新驱动;乡村振兴
-
基于RMCP模型的农教文旅融合产品设计研究——以多兴庄园为例
作者:董霞;李瑾;刘金福;徐虹;史佳林
关键词:RMCP模型;农教文旅;产品体系;休闲农业
-
信息技术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以北京设施农业为例
作者:曹冰雪;李瑾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产出;资源禀赋;设施农业
-
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作者:马晨;李瑾
关键词:数字科技;乡村振兴;内涵特征;作用机理;现实挑战;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