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野败型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及等位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瑞丰

作者: 夏胜平;陈立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野败细胞质;恢复基因;等位分析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0 年 23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自然结实率与植株形态为育性指标,对野败细胞质的10个恢复系进行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I:R24I、R26、明恢63、527、先恢207、密阳46、R326、岳恢9113、R402、盐恢559,轮回422、R228、R838均具2对独立遗传的主效显性恢复基因,IR24I、R26、明恢63、527、先恢207、密阳46、岳恢9113、R402、盐恢559,轮回422、R228具有2对等位的恢复基因,R326具有2对不等位的主效恢复基因,R838的具有1对不等位的主效恢复基因;利用恢复系杂交后代强恢株出现的机率,评价了16个恢复系材料,其中先恢207、密阳46、R527、明恢63、轮回422、R228强恢遗传传递力高,是优良的恢复系亲本。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 胡骏,朱仁山,李绍清,王坤,余金洪,李阳生,章志宏,朱英国. 2012

[2]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研究. 裴炎,杨光伟,唐梅,谢戎,侯磊,杨正林,李永洪. 2000

[3]小伞山羊草(Aegilops umbellata)恢复基因向小麦的转移. 赵寅槐,马正强,刘大钧. 1991

[4]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郭艳萍,张改生,程海刚,朱展望,张龙雨,牛娜,马守才,李红霞. 2009

[5]培迪广亲和基因重组效应的研究. 罗孝和,邱趾忠. 1990

[6]4个籼粳杂种的亲和性分析. 王建军,石守鋆,申宗坦. 1994

[7]与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实用SSR标记的筛选. 程保山,洪德林,万志兵,郭媛. 2011

[8]镇头红叶白茶几个特性的研究及其利用效果. . 1995

[9]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 刘科伟,王述彬,刁卫平,戈伟,刘金兵,潘宝贵. 2010

[10]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Rf3和Rf4复等位基因的恢复效应分析. 桑洪玉,韩法营,李容柏,刘芳. 2015

[11]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及初步定位. 罗莉斯,李大雄,张超,曾兵. 2018

[12]不同类型恢复系对不同胞质六千辛A的育性恢复性研究. 万志兵,洪德林,程保山,郭媛. 2009

[13]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1和Rf4的SSR标记分析. 李志宽,祝万万,马守才,张改生,赵新亮,张鹏飞,牛娜,王军卫. 2014

[14]辣椒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叶青静,阮美颖,王荣青,姚祝平,李志邈,万红建,程远,杨悦俭,周国治. 2017

[15]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汪志伟,向长萍,梅时勇,黄来春. 2004

[16]主要农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研究进展. 赵国龙,林春晶,金东淳,张春宝. 2020

[17]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张世超,王英哲,金艳,陈晶晶,王莹,徐博. 2018

[18]CMS-D2恢复基因对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影响. 左志丹,左志丹,张梦,张学贤,吴建勇,郭立平,戚廷香,唐会妮,邢朝柱. 2021

[19]水稻显性核不育及其恢复性的遗传规律研究. 贺浩华,刘宜柏,蔡跃辉,余秋英,李季能,刘建萍. 1999

[20]芥菜型油菜莫利(Moricandia arv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研究进展. 雷绍林,陈丽,杨雯竹,郭贵敏,秦信蓉,张星星,张敏琴,皮明雪,胡彩红,杜才富.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