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_(945)A、W_(948)A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磊

作者: 张磊;戴瓯和;张丽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9 年 04 期

页码: 327-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大豆W202(中油89B)作母本,分别与W210、W212二个品种杂交的F1 发现不育株,通过正反交测定属质核互作型不育,通过连续四代核置换回交,获雌雄育性较稳定的二个不育系W945A和W948A。

分类号: S565.103

  • 相关文献

[1]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三系配套及强优组合的研究.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 2001

[2]大豆杂交种异地鉴定及选育方法初探. 王志新,郭泰,赵丽梅,付亚书,彭宝,郑伟,李灿东,张振宇,葛俊清. 2013

[3]大豆新品种吉育103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罗会举,王跃强,马晓萍,王洋,杨光宇,陈健. 2011

[4]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的研究. 戴瓯和 ,张磊,黄志平,李杰坤. 2001

[5]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杰坤,张磊,孙文勤,黄志平,张丽亚,胡晨,胡国玉,周斌. 2010

[6]三个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研究初报. 李莹,卫保国,王志. 1988

[7]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具恢复基因的品种地理分布. 黄志平,张磊,戴欧和,李杰坤,胡晨,张丽亚. 2007

[8]大豆M型雄性不育系测交品种花期特性及调节模式研究. 黄志平,戴瓯和,张磊,李杰坤. 2000

[9]水稻花时的质核效应分析. 王文明,周开达,文宏灿,袁国良. 1995

[10]甘蓝型油菜(B.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ICMS的选育. 傅寿仲,戚存扣,唐继宏. 1989

[11]三系杂交稻质核及质核互作遗传效应的估计法. 王丰. 1990

[12]同质恢渗粳部分利用亚种间优势及耐冷水稻恢复系选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周乐良,伍祥,石帮志,张上都,陈文强,汤鸿钧. 2012

[13]玉米新品种桂单26号的选育. 李毓椿,滕辉升. 2002

[14]优质高产宜迟播晚粳糯镇糯20号的选育. 林添资,孙立亭,景德道,曾生元,余波,钱华飞,李闯,姚维成,盛生兰,周义文,杜灿灿,龚红兵. 2017

[15]贵州省抗旱薏苡品种选育方法. 张国兵,汪灿,周棱波,徐燕,邵明波. 2019

[16]薏苡抗旱指标的筛选方法. 张国兵,汪灿,周棱波,徐燕,邵明波. 2019

[17]"逆境严选"鲜食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及育种应用. 胡俏强,钱俊,王慧,胡颖雄,孙雪花,周安来,郭华,黄少华,刘浩,吕桂华,陆大雷,郑洪建,戴惠学. 2020

[18]旱作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选育研究.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 2016

[19]抗旱丰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8744的选育. 张俊灵,孙美荣,张东旭,李岩华,闫金龙,申书珍. 2012

[20]草莓品种及其选育方法研究进展. 侯丽媛,张春芬,聂园军,董艳辉,邓舒,肖蓉,曹秋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