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的茎尖培养与脱毒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贤松
作者: 杨贤松;杨占苗;高峰;房伯平;陈景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茎尖培养;病毒脱除;病毒检测;紫色甘薯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7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72-7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紫色甘薯品系为试材,研究6-BA和NAA及基因型对紫色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并采用硝酸纤维素膜—酶联免疫法(NCM-ELISA)和症状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学检测。结果表明,培养基中6-BA和NAA浓度和配比对紫色甘薯茎尖培养的愈伤组织、不定根和不定芽的诱导有明显影响。6-BA可促进不定芽的诱导,附加1mg/L6-BA的MS培养基为最佳诱芽培养基。基因型对诱芽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品系B3和B7的诱芽率可达50%。通过病毒学检测,获得12个紫色甘薯品系的脱毒苗,其平均脱毒率为94.7%。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植物诱抗剂AHO联合茎尖培养脱除马铃薯S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张丽珍,赵立华,吴阔,陈永对,苏晓霞,张仲凯,董家红. 2022
[2]日本紫色甘薯常见病毒病的检测. 杨贤松,张俊广,高峰,房伯平,陈景益. 2005
[3]甘薯茎尖培养与脱毒技术研究. 蒋菁,唐洲萍,唐家文,刘颂东,刘义明. 2009
[4]甘薯无病毒苗培育技术研究. 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李长松. 1998
[5]崇明水仙试管球脱毒技术. 杨柳燕,张永春,李玉秀,戴富明. 2013
[6]紫甘薯套种烤烟效益研究. 李明福,李洪民,徐宁生,李玉萍,陆星星,许建辉,徐琼华,徐慧清. 2015
[7]~(60)Co-γ射线辐射紫色甘薯块根的研究(英文). 沈学善,黄钢,阎文昭,吴洁,李明. 2012
[8]绵阳市紫色甘薯发展的成效与建议. 刘丽芳,余金龙,余韩开宗,沈学善. 2015
[9]紫色甘薯种质资源收集试验评价. 李明福,李江辉,李洪民,徐宁生. 2018
[10]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沈学善,黄钢,李明,张聪,阎文昭. 2015
[11]云南玉溪紫色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效益研究初报. 李明福,徐宁生,朱登明,郭永清,陈恩波,李生德,李玉萍,段云华. 2012
[12]低糖紫色甘薯脯加工工艺的研究. 张超凡,张亚,黄艳岚,喻名科,王芳. 2014
[13]紫色甘薯资源的形态学和ISSR荧光标记分析. 吴巧玉,何天久. 2022
[14]闽西北特色甘薯产业带建设研究. 邱永祥,邱思鑫,许泳清,刘中华,罗文彬,纪荣昌,李华伟,汤浩. 2013
[15]紫色甘薯新引品种简易贮藏试验. 李明福,徐宁生,陆星星. 2012
[16]海拔差异对紫色甘薯品种的影响. 李明福,徐宁生,陈恩波,吴仕贵,李生德,田钧,李云山. 2011
[17]低剂量~(60)Coγ急性照射紫色甘薯苗的生长效应. 彭梅芳,谭文芳,王大一,阎文昭. 2013
[18]脆片加工型紫色甘薯筛选品种比较试验. 谭冠宁,李丽淑,何新民,唐洲萍,何忠,何海旺. 2013
[19]紫色甘薯引进筛选与开发利用. 蔡南通,吴文明,余华,杨立明,宋永康,张志勇,许泳清,林子龙,张立明. 2011
[20]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分析. 沈学善,屈会娟,王宏,都栩,王晓黎,黄静玮.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和代谢的影响及日粮添加胍基乙酸作用效果研究
作者:彭旭艺;邢通;李蛟龙;张林;赵良;江芸;高峰
关键词:肉鸡;胍基乙酸;慢性热应激;盲肠微生物
-
办公楼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高峰;王剑
关键词:产业发展;办公楼;空置;预测;对策
-
氧掺杂氮化碳的制备及对农田环境残留农药的降解性能
作者:马志远;戴华伟;王瑞闯;高峰;李虎;朱友福;苏兆亮;邱军;刘雪
关键词:氮化碳;农药残留;光催化降解;机制;作物
-
甘薯疮痂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法研究
作者:张新新;黄雍;陈景益;邹宏达;罗忠霞;王章英;黄立飞
关键词:甘薯疮痂病;Elsinoe;BATATAS;生物学特性;产孢;菌丝涂布法
-
高温季节池塘种植水葫芦对河蟹生长及水质调控的影响
作者:孙毅;徐钢春;聂志娟;高建操;邵乃麟;朱昊俊;高峰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水葫芦;生长;水质调控
-
天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高峰;王剑
关键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海洋产业
-
工业大麻腺毛发育基因CsMIXTA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作者:周智满;张小雨;高峰;戴志刚;许英;程超华;杨泽茂;粟建光;唐蜻
关键词:工业大麻;CsMIXTA启动子;瞬时表达;GA3、ABA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