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需冷量与始花期相关性分析及南京地区需冷量预估模型初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滨涛

作者: 赵滨涛;李垍峣;蔡志翔;孙朦;张斌斌;宿子文;沈志军;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严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花芽;需冷量;始花期;模型

期刊名称: 果树资源学报

ISSN: 2096-8108

年卷期: 2023 年 05 期

页码: 19-26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桃花芽需冷量高低与花期物候早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南京地区建立通过花期物候的调查推断需冷量范围的模型。【方法】于2018—2019、2019—2020、2021—2022年对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桃种质进行花芽需冷量估算(基于0~7.2℃模型)、始花期调查和需冷量积累起始日期至始花期天数(记为A值)计算;分析花芽需冷量高低和始花期早晚的相关性;以‘南山甜桃’的需冷量和始花期数据为对照标准,拟合桃种质花芽需冷量与A值的关系模型,并最终优化建立通过A值推断桃种质花芽需冷量范围的模型;利用文献已报道的有需冷量数据(基于0~7.2℃模型估算)、且在南京桃资源圃有始花期调查数据的桃种质,对通过A值推断需冷量范围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桃花芽需冷量与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建立的模型为:以‘南山甜桃’为标准品种,其在南京地区任一调查年份需冷量积累起始日期至始花期天数A值记为A_(南山)’;桃种质A≤A_(南山)’+(-5~7)d时,需冷量<400 h,桃种质A=A_(南山)’+8~12 d时,400 h≤需冷量<600 h,桃种质A≥A_(南山)’+13 d时,需冷量≥600 h。利用20份种质进行模型验证,19份种质通过模型推断所得需冷量范围与文献报道的需冷量基本吻合,吻合率高达95%。【结论】桃花芽需冷量与始花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南京地区通过始花期推断需冷量范围的模型,并初步验证有效。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103份桃种质在南京地区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张明昊,严娟,蔡志翔,沈志军,马瑞娟,张春华,徐子媛,俞明亮. 2021

[2]不同需冷量桃品种芽休眠诱导期间的生理变化. 王海波,王孝娣,高东升,王宝亮,李疆. 2009

[3]四川盆地不同地区‘90-4-33’桃需冷量研究. 邓家林,张全军,钟必凤. 2013

[4]成都桃需冷量研究. 邓家林,张全军,钟必凤. 2011

[5]成都桃自然休眠与需冷量研究. 邓家林,张全军,钟必凤. 2011

[6]2个蓝莓品种花芽休眠期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杨玉春,魏永祥,魏鑫,刘有春,王兴东,孙斌,张舵,刘成. 2021

[7]中国北方主产地苹果始花期模拟及晚霜冻风险评估. 邱美娟,刘布春,刘园,王珂依,庞静漪,张晓男,贺金娜. 2020

[8]桃自然休眠过程中花芽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王力荣,胡霓云. 2000

[9]南京地区2010年春季气候对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蔡志翔,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 2011

[10]四川成都早熟梨需冷量研究. 邓家林,张全军,钟必凤. 2012

[11]葡萄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模型及设施促早栽培品种筛选. 王海波,刘凤之,韩晓,谢计蒙,王孝娣,王宝亮. 2017

[12]国内外短低温桃的研究进展. 林斌,张晓峰,余亚白,赖呈纯,谢鸿根,陈源. 2006

[13]桃新品种需冷量和需热量评价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郭天发,陈昌文,李勇,吴金龙,熊仁次. 2021

[14]广西桂林物候期比对估算桃需冷量研究. 李海炎,万保雄,马瑞娟,梁瑞郑,陆泰良,朱鹏翔,俞明亮,姜全. 2023

[15]基于桃需冷量探讨气温变化对其适应性的挑战. 严娟,赵滨涛,孙朦,宋宏峰,蔡志翔,李垍峣,宿子文,张明昊,沈志军,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 2023

[16]桃树需冷量研究进展. 刘芸,姜新,陆玉英,李一伟,阮经宙,罗瑞鸿. 2019

[17]不同需冷量桃树对周年光温变化的生长和生理响应研究. 王海波,王孝娣,高东升,王宝亮,刘凤之. 2009

[18]桃品种需冷量评价模式的探讨. 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左覃元. 2003

[19]碗莲花期物候及开花性状对花期调控的响应. 李欣,江君,朱建华,徐君,姜红卫. 2016

[20]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花期物候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章志龙,刘旭东,贾鹏,杜国祯.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