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Ⅱ.三交中晚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守武

作者: 余守武;刘宜柏;尹建华;胡标林;杨平;揭银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交;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株高;播始历期;变异程度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5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476-4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 3A和珍汕97A ,4个杂合不育系菲A 协青早B、中9A 协青早B、金2 3A 协青早B和珍汕97A 协青早B ,3个恢复系75 2、测6 4 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配制2 4个组合。比较研究了三交种的杂种优势及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5 8 33%的三交种比相应单交种具增产优势,平均增产6 11%。单株产量最高的为三交组合珍汕97A 协青早B 测6 4 7,其平均优势率为6 0 2 9% ,最优优势率为9 94 % ,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系数也与相应单交种接近。说明三交中、晚稻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可筛选出农艺性状整齐度符合生产要求的水稻三交组合。三交种的千粒重优势特别突出,在中、晚稻育种上值得利用。

分类号: S511.32

  • 相关文献

[1]三交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徐寿昌,熊伟,徐华德,方又平,余玉东,尹建华. 2002

[2]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余守武,尹建华,刘宜柏,胡标林,邹国兴,彭志勤. 2005

[3]杂交水稻异质四系三交种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童继平,吴跃进,韩正姝,方文贤. 2001

[4]大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李洪涛,王军,张灿宏,迟铭,王多明,胡冰. 2015

[5]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与节间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英文). 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 2012

[6]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与节间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英文). 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 2012

[7]小麦株高及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8]冬小麦种质株高杂种优势及遗传研究. 李世平,张新平,田玉凤. 2003

[9]基于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株高与穗位高杂种优势QTL. 张体付,梁帅强,吕远大,蒋璐,赵涵. 2017

[10]赤霉素代谢及其调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 王秀莉,姚颖垠,彭惠茹,张一,逯腊虎. 2009

[11]冬小麦种质株高杂种优势及遗传研究. 张新平,田玉凤,李世平. 2003

[12]不同环境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株高的发育遗传研究. 钟秉强,凌英华,杨正林,查仁明,谢戎,刘成元,何光华. 2008

[13]植物生长调节剂稻挺对杂交水稻宜优673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水金,杨东,涂诗航,黄俊明,董练飞,郑家团,黄庭旭. 2010

[14]杂交水稻机械收获减少稻谷产量损失度的关键技术研究. 徐富贤,高尚卿,孔晓谦,徐魏,伍燕翔,徐麟,魏林,肖鹏飞,佘恒志,陈凯,龚飞,蒋鹏,张林,郭晓艺,刘茂. 2023

[15]选育超高产杂交水稻的进一步设想. . 2012

[16]棉花航天诱变效应及诱变机理的研究(摘要). 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彭振. 2009

[17]杂交粳稻徐优502亲本的开花习性和生长发育习性. 徐家安,王健康,郭荣良,王友霜,刘超,丁成伟,吴玉玲,胡婷婷. 2012

[18]杂交水稻机插制种的亲本穗茎生长与花期特性. 秦琴,陶有凤,黄帮超,李卉,高云天,钟晓媛,周中林,朱莉,雷小龙,冯生强,王旭,任万军. 2022

[19]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58S/9311亲本的生育特性观察. 罗文杰,袁潜华,张加,宋忠华,周玉. 2012

[20]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途径. .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