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燕华

作者: 黄大辉;邱永福;张月雄;刘芳;马增凤;刘驰;李容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QTL分析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1-411X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42-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水稻Oryza sativa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挖掘优异主效QTL,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高产、优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品系中野1211与籼稻品系中大30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88个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该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含有142个SSR标记分子连锁图,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着粒密度、粒长、粒宽、粒形、千粒质量和单株质量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早、晚季的全基因组QTL定位.【结果和结论】除株高没有检测到相关的QTL之外,其余的每个性状检测到的QTL数目为2~15个.12个性状共检测到73个QTL,分布于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其中仅在早季能检测到的有34个,仅在晚季能检测到的有23个,两季都能检测到的只有16个.单个QTL的贡献率在5.3%~28.4%之间,其中超过20%以上的有10个.检测到的新位点为12个.早晚两季在多数染色体的多处区段上均检测到多个紧密连锁的QTL.检测到的12个新位点为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增加了新的遗传信息,重复检测到的16个QTL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梅捍卫,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蔡润,李明寿,罗利军. 2006

[2]利用籼粳交RIL群体进行水稻耐冷性鉴定及QTL定位. 吴娴,瞿岩俨,王倩,王忠妮,冉茂胜,张玉珊,朱速松. 2023

[3]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的检测和效应分析.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 2008

[4]基于水稻RIL群体的加工品质性状QTL分析. 陈丽,马静,朱志明,刘炜,孙建昌. 2023

[5]粳稻02428突变体RIL孕穗期耐冷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的遗传分析. 谢勇武,曾亚文,谭属琼. 2018

[6]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钟代彬,钱前,应存山,石春海. 2003

[7]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郭龙彪,罗利军,钟代斌,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 2001

[8]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2016

[9]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石春海. 2002

[10]水稻汕优63重组自交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和互作分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王一平,梅捍卫,钟代彬,应存山,石春海. 2002

[11]济麦44/济麦229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分析. 单宝雪,刘秀坤,肖延军,展晓孟,黄金鑫,刘百川,张玉梅,李豪圣,刘建军,高欣,曹新有,赵振东. 2024

[12]高州野生稻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及穗粒数性状QTL鉴定. 霍兴,于咏梅,邱树青,刘迪林,孔乐,柳武革,王丰. 2024

[13]玉米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 贾波,蒋思霞,邓德祥,谢庆春,管飞翔,张玲. 2011

[14]谷子SSR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杨坤,马丽华,李琳,智慧,李伟,王永芳,李海权,何文亮,尚忠林,刁现民. 2009

[15]大麦赤霉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价. 李雷,杨建明,朱靖环,汪军妹,贾巧君. 2012

[16]杂交谷子重组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赵芳,张晓磊,魏玮,赵治海,王晓明,宋国亮. 2021

[17]利用籼稻RIL分析穗颈瘟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 林宇,李永洪,何珊. 2019

[18]长脖黄×大叶密合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李海洋,李荣华,赖瑞强,吕永华,夏岩石,张振臣,郭培国. 2017

[19]“川麦42”ד川农16”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李俊,汤永禄,杨玉敏,曾云超,魏会廷,彭正松,胡晓蓉,杨武云. 2007

[20]大拇指矮×偃展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王变银,杜旭烨,翟军,李安飞,贾继增,孔令让.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