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仇秀丽

作者: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CMS-FA;细胞质效应;核质互作;产量相关性状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13 年 42 卷 02 期

页码: 113-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4个CMS-FA胞质不育系、相应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研究不育细胞对11个产量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和核质互作效应.结果表明: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对千粒重和生育期性状表现出显著正效应,对穗颈长性状表现出显著负效应,其他性状的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单株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株高,穗长、穗颈长和生育期等性状的核质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育胞质与核基因的互作使杂种F1的平均基因型预测值、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在株高和穗颈长上得到明显增加;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无不良细胞质效应,不育系可恢复性好,可作为杂交稻育种的优良不育胞质加以利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仇秀丽,周卫营. 2010

[2]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洪飞,仇秀丽,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2012

[3]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梁康迳. 2013

[4]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陈倩,洪广成,胡骏,秦小健. 2018

[5]A_1,A_2型高粱雄性不育性核质互作遗传方式研究. 孟春刚,张福耀,韦耀明,牛天堂. 2005

[6]油菜雄性不育三系育种的研究实践与浅见. 李凤扬,张德发,冯林. 1990

[7]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Ⅰ.NCa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选育初报. 蔡明,刘贵华,秦选佑. 1993

[8]高粱A_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李金梅,张福耀,赵威军,程庆军,常玉卉,张晓娟. 2006

[9]小麦核质互作抗条锈类型的发现及其遗传机制分析. 张建诚,谢三刚,韩满仓,宋昱,宋广德. 1992

[10]高粱CMS与核质基因组互作综述. 张振刚,张福耀,赵威军,李金梅,张晓娟. 2006

[11]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中的核质互作研究进展. 李鹏,李新华,张锋,邱登林. 2008

[12]核质互作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海涛,郭香墨. 2000

[13]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全立勇,袁勤,吴惠民,吴玉兰. 1998

[14]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新品种‘湘研14号’. 周群初,戴雄泽,马艳青,李雪峰,张竹青,刘荣云,陈文超. 2001

[15]辐射与杂交结合提高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转化效果的研究. 张宏纪,孙岩,程爱华,吴玉梅. 2001

[16]小麦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性的研究. 于天峰,刁艳玲,车京玉,迟永琴,李长辉,王岩,邵立刚,张爱民,鄂立柱. 2002

[17]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雄性育性光温反应的初步研究. 孟荣华,奚亚军,马翎健,胡银岗,徐洁,刘曙东,杨存义,宋喜悦,何蓓如. 2000

[18]水稻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康公平,伍林涛,张宁. 2014

[19]细胞质对普通小麦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 王世杰,李保云,康明辉,刘春雷,达博雯,林作楫,尤明山,刘广田. 2008

[20]作物抗病虫性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黄得润,沈君辉,刘光杰,伍灿.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