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九代家系内自交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变态和形态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贤曦

作者: 刘贤曦;任宪云;高保全;刘萍;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自交;形态学指标;幼体变态;衰退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469-4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自交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体发育和形态性状的影响,通过人工定向交尾的方式,以建立的三疣梭子蟹连续1~9代家系内自交全同胞家系为材料,评价连续多代自交幼体发育和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体发育方面,F1~F9代的排幼量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但变态率研究中发现,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2个阶段中总体呈现衰退趋势,尤其自交家系程度高的F9代变态率最低,F9代Z1~M的4个阶段中变态率分别为74.87%、73.50%、59.17%、41.96%;在形态学方面,随着生长日龄与自交代数的增加,F3~F9代各项指标均低于F1、F2代家系,其中F9代各项指标皆为最小且与其他各代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50日龄时对梭子蟹整齐度的研究发现,F9代甲宽、甲长、体高变异系数分别为7.636 5、7.559 1、8.328 2,在所有家系中为最小,整齐度最好;除F2代家系外,随着姊妹交系数的增加,相对于F1代,全甲宽出现-6.12%~-21.95%的衰退,甲宽衰退系数为-1.85%~-16.36%,甲长衰退系数为-10.08%~-27.66%,体高衰退系数为-9.39%~-22.70%,体质量衰退系数为-13.39%~-47.99%,排幼量衰退系数为-9.03%~-45.13%。研究表明,自交对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变态、个体形态大小和150日龄个体的生长特性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一定程度的衰退。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三疣梭子蟹家系自交与杂交对繁殖和子代早期生长的影响. 王好锋,高保全,段亚飞,韩晓琳,刘萍,李健. 2014

[2]长枝木霉菌株GAAS L3-1-0.8对玉米形态学指标影响及其生物学特性. 郭成,张小杰,徐生军,惠娜娜,张新瑞,王春明,周天旺. 2018

[3]侧沟茧蜂与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寄主甜菜夜蛾幼虫生长的影响. 印杨毅,蒋杰贤,季香云,万年峰. 2013

[4]稀土元素对中国对虾卵子孵化和幼体变态的影响. 袁有宪,辛福言,曲克明,宋云利. 1999

[5]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与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 梁俊平,李健,李吉涛,刘萍,赵法箴,刘德月,戴芳钰. 2013

[6]中亚五国内陆渔业产业衰退析因及其重振策略探讨. 户国,马卓君,王炳谦,张人铭,都雪,贾钟贺,陈伟兴,纪锋. 2017

[7]室内饲养的蠋蝽种群近交衰退分析. 廖平,叶敏,毛建军,王孟卿,张礼生,陈红印,刘晨曦. 2019

[8]日本渔业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要因分析. 张溢卓. 2017

[9]影响沙打旺生长衰退诸因素试验研究. 聂素梅,孙启忠,闫志坚,刘爱萍. 2002

[10]外生菌根真菌对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影响. 朱教君,康宏樟,许美玲,吴祥云,王巍. 2007

[11]大叶藻的生态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于函,马有会,张岩,原永党. 2007

[12]宿根甘蔗衰退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高欣欣,刘少春,张跃彬,方志存,刀静梅,樊仙. 2016

[13]广东沿海西施舌资源保护对策. 吴进锋. 2001

[14]不同覆砂年限果园土壤水盐及矿质元素变化与砂田衰退关系研究. 康恩祥,张玉鑫,蒯佳琳,常涛. 2024

[15]普通玉米种质及双回交对爆裂玉米改良效果初报. 李玉玲,路凤银,杜振伟,吴锁伟,韩臣鹏. 2002

[16]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袁远国,胡明文,李英,杨新城,罗孝明. 2008

[17]甜菜新品种吉甜205的选育. 张玉琴,方清,王世发,杨国,邹世亨,安路光. 1995

[18]不同类型荷花杂交、开放授粉、自交结实性及出苗率研究. 李欣,姜红卫,刘敬阳,李静会,蒋华伟,徐君. 2013

[19]自交在桃树育种及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马文会,宣立锋,张金梅. 2010

[20]亚麻雄性不育系后代遗传规律探讨(Ⅱ)-可育株自交后代育性表现. 张辉,张慧敏,丁维,王宜林.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