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单季稻区紫云英翻压的氮肥替代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卜容燕
作者: 卜容燕;韩上;李敏;程文龙;胡润;郑仁兵;王慧;唐杉;高嵩涓;曹卫东;武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水稻;氮肥有机替代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土壤培肥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7 期
页码: 1219-1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紫云英富含氮素营养,是重要的有机氮源.基于两地、两年田间试验,研究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分析稻田翻压紫云英对化肥氮的替代效应.[方法]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两年在安徽省贵池区和霍山县进行,均设置7个处理,分别是冬闲+不施氮肥(–N)和冬闲+常规施氮(100%N)两个对照,以及冬种紫云英条件下,施常规氮肥量的0%?(Mv)、40%(Mv+40%N)、60%?(Mv+60%N)、80%?(Mv+80%N)和100%?(Mv+100%N)?5个处理.2018和2019年水稻收获后,调查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计算氮肥利用率.[结果]Mv+60%N处理两地、两年水稻产量平均为8349 kg/hm2,与Mv+80%N、Mv+100%N和100%N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Mv+40%N和Mv处理(P0.05).与100%N处理相比,Mv+60%N、Mv+80%N处理两年、两地水稻氮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Mv+40%N显著降低,Mv+100%N增加.与100%N处理相比,Mv+40%N、Mv+60%N、Mv+80%N和Mv+100%N处理的水稻季氮肥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46.3%、31.6%、16.1%和4.4%,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61.6%、43.6%、23.2%和0.1%.试验开展两年后,与100%N处理相比,在种植紫云英基础上减施不同比例氮肥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3%~13.8%,颗粒态有机碳增加14.9%~32.0%.[结论]综合产量、氮肥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紫云英翻压还田下,减少常规氮量的40%?(Mv+60%N)不仅可保证水稻氮素营养,维持高产,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1.6%和43.6%,还可以提高土壤碳和氮含量,是安徽稻田较好的施肥模式.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桂南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蒙炎成,唐红琴,李忠义,蒲俊宇,钟菊新,董文斌,韦彩会,莫永诚,汤海玲,何铁光. 2022
[2]"稻-羊肚菌"轮作下稻田消纳羊肚菌废弃物的减氮效应研究. 金梅娟,王海候,顾俊荣,董明辉. 2024
[3]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盛婧,郭智,张岳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4]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周丽娜. 2014
[5]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选择效果.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陆家安,张建明. 2004
[6]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及晚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郑金伟,郑聚锋,张旭辉,李恋卿,潘根兴,纪雄辉,余喜初. 2012
[7]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张济世,刘春增,吕玉虎,王守刚,曹卫东,张玉亭. 2022
[8]化肥减量配合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静蕊,秦文婧,王少先,夏文建,刘光荣,曹卫东,吕伟,徐昌旭,刘佳. 2019
[9]秸秆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及滩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张继宁,周胜,李广南,孙会峰. 2018
[10]秸秆还田培肥稻田土壤的研究进展. 田文昊,孔亚丽,孔海民,朱春权,曹小闯,朱练峰,金千瑜,张均华. 2024
[11]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孙文涛,宫亮,包红静,刘艳,孙占祥. 2011
[12]不同肥料配施对砂质潮土玉米产量与土壤培肥的影响. 刘文,武继承. 2012
[13]施肥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灌溉农田的培肥效应. 何进勤,雷金银,赵营,桂林国,吴晓彦. 2018
[14]大蒜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培肥和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贵勇,朱海平,夏琼梅,龙瑞平,邓安凤,杨久,朱建宇,杨从党. 2023
[15]不同氮肥水平对寒地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建辉,苍真名,焦峰,王秋菊,翟瑞常. 2015
[16]水稻苗期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童汉华,余新桥,梅捍卫,曹一平,章善庆,罗利军. 2007
[17]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动态QTL分析. 曾威,白建江,张才辉,杨瑞芳,方军,朴钟泽,石英尧. 2016
[18]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2016
[19]水稻不同器官氮积累及转化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李培德,朴钟泽,张建明,朱春梅,王士梅. 2007
[20]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唐伟杰,陈海元,张所兵,唐骏,林静,方先文,张云辉.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猪肠病毒G型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作者:林艳;夏嘉鑫;周远成;李敏;郑勤琴;陈莉群;岳丰雄
关键词:猪;仔猪;猪肠病毒G型;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人工感染模型;腹泻
-
"绿肥果茶园"新理念、效应及应用
作者:高嵩涓;张宇亭;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果茶园;应用方式;未来技术与理论体系
-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作者:唐会会;周维佳;朱速松;裴晓红;吴圣;李敏;靳颖;曾涛;江学海;李祖军;龙武华;彭强;邓茹月;李佳丽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种质资源;对策;贵州
-
饲料添加γ-氨基丁酸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lpl和tor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冬强;李敏;赵红霞;李培佳;黄文;曹俊明
关键词:黄颡鱼;γ-氨基丁酸;生长性能;消化;营养代谢基因
-
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及其与绿肥协同应用分析
作者:刘蕊;常单娜;周国朋;高嵩涓;柴强;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氧化亚氮;影响因素;减排技术
-
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作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秸秆;阶段供氮特性;氮肥利用效率;~(15)N同位素;氮素去向
-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生态沟渠的净化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敏;张迎颖;王岩;张志勇;苏国东;刘海琴;宋雪飞;姜智绘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削减率;氮;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