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蚜对辣椒上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传毒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英

作者: 程英;王莉爽;李凤良;周宇航;李文红;金剑雪;杨学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蚜;传毒;辣椒;辣椒病毒病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6-38

摘要: 为预防和控制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在室内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对辣椒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的获毒时间、传毒时间和传毒效率。结果表明:桃蚜对辣椒病毒获毒最短时间为30s,30s后随着获毒时间延长,其取食传毒效率升高,获毒80s以上可致辣椒苗发病率达100%;桃蚜取食传毒时间最短为0.125h,之后辣椒苗发病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取食时间达1h以上,发病率达100%;桃蚜对辣椒病毒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发病率随单株虫量的增加而升高,单株虫量为15头时辣椒苗发病率达100%。

分类号: S436.418

  • 相关文献

[1]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 2002

[2]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 2002

[3]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 2002

[4]天津地区辣椒病毒病调查及毒源种类初步鉴定. 高苇,王勇,张春祥,张安盛,竺晓平. 2016

[5]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张吉松,张卓,张德咏,张战泓,刘勇,史晓斌,张友军. 2022

[6]释放方法对异色瓢虫防控辣椒桃蚜效果的影响. 张天澍,常晓丽,滕海媛,袁永达,王冬生. 2018

[7]辣椒种质资源对桃蚜的抗性鉴定初报. 陈青. 2003

[8]释放方法对异色瓢虫防控辣椒桃蚜效果的影响. 张天澍,常晓丽,滕海媛,袁永达,王冬生. 2018

[9]CMV通过影响效应因子MpC002的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 毛立杰,梁晓,刘迎,伍春玲,韩晓燕,陈青. 2024

[10]设施栽培条件下异色瓢虫对辣椒桃蚜防控效果研究. 赵战马,徐晞晟,池委洪,吕佳,蒲占湑. 2023

[11]桃蚜在辣椒上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王小强,曹馨月,刘虹玲,伍兴隆,蒲德强. 2019

[12]贵州辣椒病毒病的种类检测. 王莉爽,陈文,谭清群,陈小均,吴石平,何海永,杨学辉. 2015

[13]不同药剂防治辣椒病毒病田间试验. 王莉爽,陈文,谭清群,陈小均,河海永. 2015

[14]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 汤亚飞,裴凡,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邓铭光,何自福. 2019

[15]辣椒病毒病发生及防治药剂筛选. 张世才,吕中华,黄任中,黄启中,林清. 2011

[16]光合细菌PSB-1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作用. 张德咏,王小平. 2000

[17]北运蔬菜基地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的分子检测. 姚玉荣,陈国华,冯兰香,谢丙炎. 2013

[18]辣椒病毒病发生与防治. 侯玉霞. 1999

[19]花脸蘑蛋白粗提液控制辣椒病毒病及促生作用研究. 燕继晔,马凤金,严红,周莹,郭霞,李兴红. 2012

[20]辣椒病毒病防治研究. 丁建成,刘秀芳,黄立方.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