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转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大昉

作者: 张杰;张中鸽;彭于发;陈彩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菌;转化;潮霉素抗性

期刊名称: 自然科学进展

ISSN: 1002-0071

年卷期: 1994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ynder &Hansen]引起的棉花枯萎病在我国及世界许多产棉国家都可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棉花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并具有与其它国家不同的、独特的生理小种。为了深入研究病菌致病性及寄生专化性的分子机制,首先必须建立病菌的遗传转化系统。 Case等 1979年将外源9a-2基因导入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arassa)染色体基因组,开创了丝状真菌转化的先河。近年来,具有显性选择标记的潮霉素(Hygromycin B)等抗药性基因的利用,加快了在工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真菌转化技术的发展。迄今已有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玉米黑粉病菌(Ustilago maydis)等1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建立了原生质体转化系统。本文首次报道携带潮霉素抗性基因hph(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两种质粒pAN7-1和pDH25转化棉花枯萎病菌的试验结果。

分类号: S435.62

  • 相关文献

[1]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粉红粘帚霉67-1转化体系构建. 姜杰,孙漫红,谢响明,李世东. 2013

[2]NAA或潮霉素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蒋苏,马鸿翔,魏芳,余桂红. 2012

[3]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张莉,李晖,李国英,霍向东. 2000

[4]中国棉花枯萎病菌群体变异的跟踪报道. 丁之铨,孙文姬,郭杰. 1998

[5]从土壤中分离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tum(Atk)Synder&Hansen)选择性培养基研究. 籍秀琴,陈其煐. 1993

[6]从土壤中分离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tum (Atk) Synder & Hansen)选择性培养基研究. 籍秀琴,陈其煐. 1993

[7]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群体结构的研究. 侯峰,孙文姬,冯洁,牟永柯. 2001

[8]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ATK)Sndyder&Hansln的抑菌土初步研究. 简桂良,郑传临,陈其煐,李长兴,魏庆琛,刘澍才. 1992

[9]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研究. 缪卫国,张升,史大刚,田逢秀. 2000

[10]棉花枯萎病菌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分析. 刘叶,顾爱星,朱琦. 2022

[11]阳光消毒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影响的初步研究. 卢美光,孙涛,杨伟,陈大军. 2005

[12]长绒棉区棉花枯萎病菌生理Ⅱ,Ⅲ型监测. 缪卫国,张日升,田逢秀,艾合买提·买买提,艾合买提·肉孜,马久义. 2000

[13]Cry2Ab蛋白对棉花黄萎病菌、枯萎病菌和红腐病菌的影响. 师勇强,李志芳,冯鸿杰,赵丽红,朱荷琴. 2016

[14]棉花枯萎病菌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晓光,郭庆港,么奕清,李社增,鹿秀云,李宝庆,马平. 2011

[15]矿物油室温保存大丽轮枝菌的存活率及其致病性. 胡小平,杨继娟,张吉光,朱荷琴,杨家荣. 2010

[16]利用药用植物薄荷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初步研究. . 1988

[17]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ndyder & Hansln的抑菌土初步研究. 简桂良,郑传临,陈其煐,李长兴,魏庆琛,刘澍才. 1992

[18]土壤接种棉花枯萎病菌的两种方法及适宜接种量. 郑鈜爽,冯自力,朱荷琴,李志芳,赵丽红,师勇强. 2015

[19]浅谈贵州主要优良草种利用技术集成转化与推广效益. 王小利,吴佳海,牟琼,王元素,王应芬,张进国. 2015

[20]马铃薯class Ⅰ patatin基因在试管块茎形成中的功能. 司怀军,柳俊,谢从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