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热点回眸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杰
作者: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赵广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分子育种;种质资源;病虫害防治;动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技术
期刊名称: 科技导报
ISSN: 1000-7857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26-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取得进一步发展,在作物分子育种、种质资源、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动物遗传育种、畜禽疾病防治、园艺科学、分子生物技术、耕作栽培与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新成果和新技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加快。本文对2017年中国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国家级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克隆、牛羊等畜禽育种、口蹄疫和禽流感等疾病防治、番茄风味解析、遗传转化和DNA测序技术、机械化种植管理和加工、马铃薯加工技术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做一简要盘点。
分类号: S-1
- 相关文献
[1]2021年辣椒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彭月,吴永红,王俊莹,周书栋,李雪峰,马艳青,郑井元. 2022
[2]"十五"期间我国蔬菜科研进展(五)-我国蔬菜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宝聚. 2006
[3]植物分枝发育的调控机制. 李亚栋,张芊,孙学辉,路铁刚. 2009
[4]两种兼用型牛BoLA-DRA~* exon2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高树新,许尚忠,高雪,马云,韩玉国. 2008
[5]两种兼用型牛BoLA-DRA* exon2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高树新,许尚忠,高雪,马云,韩玉国. 2008
[6]三维基因组学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陈羿何,李欣淼,彭巍,雷初朝,赵黄青,张子敬,刘贤,黄永震. 2022
[7]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王佩仪,刘贤,张子敬,杨鹏,姚治,宋兴亚,王浩然,张家强,雷初朝,陈宏,黄永震. 2021
[8]两种兼用型牛BoLA-DRA~*exon2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高树新,许尚忠,高雪,马云,韩玉国. 2008
[9]海南红树林群系及分子生物技术在其研究中的应用. 谭燕华. 2004
[10]中国美利奴多胎肉用细毛羊. 杨永林,刘守仁,王建华. 2006
[11]我国金银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董薇,杨红旗,余永亮,许兰杰,谭政委,夏伟,芦海灵,梁慧珍. 2018
[12]法国甘蔗分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陈辉,范源洪,Angelique D'H ont. 2004
[13]吉林省玉米育种形势分析. 于明彦,许明学,柳迎春,夏远峰,代秀云. 2006
[14]肉鸭育种及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辛清武,朱志明,缪中纬,郑嫩珠. 2011
[15]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综述. 刘方明,孟维韧,刘今子,张武. 2011
[16]分子生物技术在水产动物免疫学中的应用. 王广军. 2004
[17]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刘志玲,田保九,刘虎林. 2005
[18]多媒体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上的应用. 牛贞福,杨信廷,杨宝祝,寿森炎. 2003
[19]桑树夏伐及夏伐后的管理技术. 王芳,李建华,何静. 2011
[20]有机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韩焕勇,刘霞,余渝,陈波涛,王方永,陈兵.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橡胶草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TkSOC1-1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陈家奇;杨玉双;陈秋惠;聂秋海;王萌;覃碧;刘实忠
关键词:橡胶草;TkSOC1-1;表达分析;生长发育;逆境
-
强筋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与追氮模式的响应
作者:郭丹丹;刘哲文;常旭虹;王艳杰;杨玉双;王玉娇;王德梅;赵广才
关键词:强筋小麦;种植密度;追氮模式;群体结构;光能利用;产量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小麦遗传群体持绿性研究
作者:王多霞;李雷;费帅鹏;付雪丽;肖永贵;孙海艳;陶志强;孟亚雄
关键词:小麦;叶绿素含量;多源数据融合;机器学习
-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孙通;杨玉双;马瑞琦;朱英杰;常旭虹;董志强;赵广才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乙矮合剂;小麦;产量;抗倒伏;品质
-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物质转运和不同小穗位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志豪;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刘希伟;杨玉双;石书兵;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强弱势粒;物质转运;产量
-
北方冬麦区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作者: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
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强筋小麦籽粒灌浆及其生理机制的影响
作者:刘哲文;郭丹丹;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刘希伟;王玉娇;石书兵;王艳杰;赵广才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生理;籽粒灌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