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勇
作者: 姚勇;武计萍;逯腊虎;李国强;曲运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临远8号;选育研究;高产栽培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6 年 62 卷 02 期
页码: 122-124+126
摘要: 为了选育出丰产多抗的冬小麦品种,在现有育种的基础上,将远缘种间渐进式复合杂交育种和穿梭育种相结合,以高产、多抗、优质、广适为育种目标,培育出高产、稳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于2010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栽培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该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多抗冬小麦品种临远8号的选育. 史晓芳,逯腊虎,李国强,张婷,张伟,袁凯,仇松英. 2016
[2]强筋小麦新品种运旱618选育研究. 柴永峰,李秀绒,赵智勇,孙来虎,邵新胜. 2013
[3]临旱6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 裴磊,刘新月,卫云宗,牛惠平. 2014
[4]抗旱节水高产小麦育种及研究体会. 李秀绒,柴永峰,孙来虎,王秋叶,赵智勇. 2007
[5]优质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68的选育研究. 任杰成,白冬梅,许瑛,王彩萍. 2002
[6]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水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张晶,王姣爱,曹勇,张定一. 2011
[7]晋南中肥力地冬小麦高产栽培对钾锌锰配套措施选优.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王姣爱,姬虎太,班贵琴. 2002
[8]冬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耿涛,李进,陈兴武,赛力汗. 2007
[9]晋南冬小麦“矮、密、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乔蕊清,卫云宗,高艮奎,宁东贤,王丽萍. 1998
[10]适于省力化饲养的抗BmNPV蚕品种选育研究. 姚陆松,杜鑫,王永强. 2017
[11]中熟玉米新品种吉单113的选育研究. 代秀云,仲仪,曹丹,于明彦. 2013
[12]小麦抗病多基因聚合体YW243的选育研究. 辛志勇,徐惠君,谢皓,林志珊,张增艳,牛永春,吴立人,马有志,杜丽璞. 2003
[13]红花新品种豫红花1号的选育研究. 余永亮,梁慧珍,许兰杰,杨红旗,谭政委,董薇,冯艳萍. 2019
[14]超甜玉米泸玉甜6号的选育. 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陈国民,李永洪,杨友. 2008
[15]大豆品种合农67的亲本系谱分析及其选育研究.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 2019
[16]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绵杂麦168'选育研究. 陶军,杜小英,任勇,周强,李太军,李茂有. 2011
[17]小麦新品种汾4846的选育研究. 侯小峰,左联忠,王彩萍,郭鹏燕,赵吉平. 2008
[18]我国梨品种选育研究进展(综述). 李秀根. 1991
[19]益智新品种“琼中1号”的选育研究. 晏小霞,王茂媛,王建荣,王清隆,羊青,汤欢,王祝年. 2019
[20]优质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初探. 代秀云,许明学,于明彦,柳迎春,夏远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水氮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杰;王猛;陈丹丹;张建涛;李国强
关键词:
-
基于区块链多链架构的茶叶溯源信息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立杰;陈丹丹;张恩;蒋双丰;李国强
关键词:茶叶;溯源;监管;区块链;多链;星际文件系统
-
设施甜樱桃光环境调控方法及LED补光策略
作者:刘文科;郭占俊;李国强
关键词:冠层特征;补光;花芽分化;光合作用;转色期
-
基于RISC-V的农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作者:王猛;王凯;张杰;杨张青;赵巧丽;秦一浪;李国强
关键词:灌溉控制系统;RISC-V;土壤质地;节水灌溉;灌溉量模型
-
智能农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张杰;陈洪涛;秦一浪;王鹏翔;李国强;王猛
关键词:智能农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通信
-
芝麻蒴果表型数据采集研究进展
作者:赵巧丽;郑国清;张建涛;李国强
关键词:芝麻;蒴果;表型
-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作者: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孙爽;李国强;程陈;江敏;李颖;赵锦
关键词:冬小麦;冬前积温下限;最迟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MA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