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精密播种粒距在线监测与漏播预警系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硕

作者: 杨硕;王秀;高原源;陈立平;翟长远;窦汉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精密播种;播种粒距监测;漏播预警;播种均匀性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17-24,3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玉米精密播种粒距偏差导致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玉米精密播种粒距在线监测与漏播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车载计算机、排种监测ECU及相关传感器组成,设计了上位机监测软件和基于移动平均粒距在线监测的下位机程序,通过监测玉米精密播种作业过程中的粒距及其误差,完成漏播预警。首先,设计并进行了排种计数监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车速3~12 km/h范围内,以1 km/h递增变化的10个车速下,系统对指夹式排种器和气吸式排种器的排种计数监测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9.12%、99.71%,标准差分别为0.52%、0.44%,总体排种计数监测误差平均值小于1%。其次,基于高速摄像的播种粒距测量试验台进行了实验室环境下的粒距监测精度试验,采用指夹式排种器进行排种,目标粒距为25 cm,在车速3~12 km/h范围内,以1 km/h为间隔的10个车速下,系统对粒距监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2.34 cm,标准差为2.56 cm。针对试验结果存在较多的随机异常点问题,采用移动平均滤波对监测粒距进行分析,得出粒距监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79 cm,标准差为0.62 cm,单车速下对应的粒距监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最大为1.69 cm,标准差为0.23 cm,经移动平均滤波处理后,粒距误差异常点明显减少,系统粒距监测误差小于2.00 cm。最后,基于气吸式玉米精密播种机设计了试验样机,设置播种车速为5.49、8.49 km/h,目标粒距为25 cm,进行了田间播种粒距监测精度试验,分别采集350个连续的出苗粒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出苗粒距移动平均值相比,系统粒距监测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84、2.22 cm,标准差分别为1.61、2.13 cm,粒距监测值曲线与出苗粒距移动平均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分类号: S223.2

  • 相关文献

[1]支持转速现场标定的玉米精密排种器电驱控制系统研究. 杨硕,王秀,高原源,翟长远,赵学观,赵春江. 2020

[2]玉米播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李海龙. 2019

[3]玉米精密播种技术应用的探讨. 曹雨. 1998

[4]玉米精密播种的实践. 薛飞,曹雨,武巍. 2000

[5]浅谈玉米精密播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前景. 姚杰. 2004

[6]新疆玉米膜上精密穴播技术现状与发展. 蒋蓓,王吉奎,陈发,李斌. 2012

[7]玉米精密播种种子质量差异研究. 赵霞,王小星,黄瑞冬,李潮海,唐保军. 2012

[8]2BXS-12A型旋耕播种机在粤北旱作玉米地适应性试验研究. 朱红区,孙芳媛,郑丁科,韦钟继,胡建广,杨丹彤. 2016

[9]2BMZJ-4玉米免耕播种机粤北适应性研究. 孙芳媛,朱红区,李志伟,王宝龙,韦钟继,胡建广,杨丹彤. 2016

[10]智能玉米精密播种施肥机的研制. 彭强吉,孙宜田,荐世春,孙永佳,李青龙. 2016

[11]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2]小籽粒中药材精密播种机设计. 张亚振,张秀平,陈林. 2019

[13]播种机气动式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高原源,王秀,杨硕,赵学观,窦汉杰,赵春江. 2019

[14]温室穴盘精密播种设备的研究进展. 武广伟. 2010

[15]链板式水稻直播精量排种器的研发. 金梅,张文毅. 2015

[16]种肥应用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理效应研究. 赵霞,吴凤兰,姜鸿勋,唐保军,黄瑞冬,赵发欣,李潮海. 2016

[17]播种机作业工况复合检测方法的研究. 刘春旭,徐涛,朱炫铭,单爱军. 2023

[18]电驱动自走膜上打孔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郑亚北,冯晓静,籍俊杰,李谦,张峰. 2023

[19]窝眼气吸式超级稻播种装置的研制. 闵启超,唐宗义,吴崇友,张敏,金梅. 2009

[20]种子质量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薛华政,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凡军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