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酵原料沼液的氨挥发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文涛
作者: 薛文涛;林聪;孙钦平;邹国元;李吉进;刘本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发酵原料;沼液;氨挥发特性;密闭储存
期刊名称: 可再生能源
ISSN: 1671-5292
年卷期: 2016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780-7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使用抽气法探究牛粪沼液、猪粪沼液、鸡粪沼液在密闭储存状态下的氨挥发特性,并通过检测沼液温度、p H值和氨态氮浓度,分析影响沼液氨挥发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储存过程中,鸡粪沼液的氨挥发量最高,猪粪沼液次之,牛粪沼液最低;在储存前期,3种沼液的氨挥发量都是逐渐上升,并在第7天达到顶峰,分别为3 896.97,1 214.50,431.86 mg/m2,随后开始下降,实验结束时,3种沼液的氨挥发量分别为1 068.64,463.70,138.27 mg/m2;3种沼液的氨挥发率分别为22.64%,12.84%,18.42%,且沼液的氨挥发量和氨氮浓度成正相关;3种沼液的p H值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沼液的温度的变化幅度都不大;实验结束后,沼液的氨态氮、硝态氮浓度都有所下降,但是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分类号: S216.4
- 相关文献
[1]草莓利用沼渣沼液无土立体栽培技术. 郗登宝,黄枭,程晓东,祝延立. 2015
[2]沼肥在温室草莓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王志春. 2012
[3]不同沼液用量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 2014
[4]水葫芦净化沼液效果的研究. 钟珍梅,黄秀声,黄勤楼. 2006
[5]沼液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皮发娟,刘晓霞. 2014
[6]沼气发酵残留物对果树生育、产量、品质的影响. 颜振峰,王志春. 2009
[7]草莓利用沼渣沼液立体栽培技术. 郗登宝,黄枭,程晓东,祝延立. 2015
[8]提高沼液生物有效性的曝气参数优化. 张邦喜,孙巧萍,李恕艳,李国学,杜龙龙,王雅雅,袁京,张地方. 2016
[9]追施沼液对白菜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杨军芳,冯伟,贾良良,韩宝文,杨振立,常瑛军,窦菲,刘孟朝,邢素丽,王朋峰. 2015
[10]施用产沼废弃物和堆肥对蕹菜生长的影响. 杨森,李裕荣,彭志良,孙长青,童倩倩,岳延滨,葛皓. 2015
[11]辣椒沼液浸种育苗效果研究. 范成五,刘德军,陈量,秦松. 2011
[12]沼液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冯卫,赵子刚,李顺琼,赵飞. 2012
[13]沼液化肥全氮配比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何园球,崔键,徐磊,祝振球,周静. 2015
[14]沼液化肥配施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何园球. 2016
[15]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群落代谢与多样性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崔键,徐磊,祝振球,周静,何园球. 2016
[16]沼肥对温室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严克华,王志春. 2009
[17]蓝藻沼液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佘旭东,刘凤军,宋英,沈明星. 2013
[18]微喷带系统自动施沼液对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建伟,李可富,李小龙,林小辉,王强,姜丽娜. 2016
[19]沼液臭氧灭菌效果及对养分的影响. 孙加祥,吴华山,朱伟,李保全,邵春荣. 2014
[20]沼气增温在草莓设施栽培上的应用. 王志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畜禽粪便Cu、Zn含量特征研究
作者:许俊香;邹国元;孙钦平;李钰飞;赵祥;郎乾乾;刘本生;李吉进
关键词:畜禽粪便;铜;锌;特征;有机肥;重金属污染
-
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郎乾乾;李艳梅;夏宇;王超;刘振刚;邹国元;孙钦平
关键词:水热炭化;水热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微生物群落
-
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近十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杨俊刚;邹国元;刘宝存
关键词:新型肥料;产品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
国内设施葡萄的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李敖;刘善江;段碧华;孙昊;薛文涛;杜颖;马良;陈倩
关键词:葡萄;设施农业技术
-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植被指数的生菜全氮含量预测
作者:连炳瑞;李雅豪;张静;李长青;杨小冬;王激清;邹国元;Thompson Rodney;杨俊刚
关键词:露地生菜;无人机多光谱;NDVI;全氮;预测模型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周晓琳;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董淑祺;邹国元;李子双
关键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硝态氮残留
-
种肥混播对夏玉米产量、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李子双;高玮;李洪杰;周晓琳;王学霞;杜梦扬;陈延华;王玉霞;倪小会;王薇;邹国元;曹兵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肥;氮肥利用效率;酶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