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小麦混合粉面团特性及其鲜湿面条的研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小理

作者: 周小理;马思佳;朱思怡;姜玥;李云龙;周一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荞;鲜湿面条;流变学特性;加工品质;质构特性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168-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探讨不同比例的苦荞粉和小麦粉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其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为后续加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混合实验仪和吹泡仪测定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混合粉面团内淀粉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鲜湿面条的微观结构、感官评价、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寻找苦荞粉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在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随着苦荞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不断降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逐渐增大,苦荞粉添加量≤30%时,能够改善产品的质量,C3-C4值降低到0.08N·m,C3-C2值增加到1.33 N·m,C5-C4值降低到0.51 N·m;同时,鲜湿面条的品质也逐渐变差,P值增大至73.7 nm,L值和W值分别降低至5.3 nm和16 nm,当苦荞粉添加量≥30%时,无弹性。而根据面条的微观结构、蒸煮品质以及质构的分析,苦荞粉为10%时,面条不仅保持了良好口感(感官评分为83分),而且具有较好的品质(熟断条率为6.67%,蒸煮损失为6.67%,硬度为3831.16 g,弹性为0.87)。综上所述,鲜湿面条中苦荞粉的最大添加量为30%,最佳添加比例为10%。

分类号: TS213.24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藜麦-小麦面团复配体系流变学特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赵保堂,吴晓庆,林娟,杨富民,张兆云,杨发荣. 2019

[2]黑玉米全粉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酥性饼干品质的影响. 梁霞,孟婷婷,周柏玲,田志芳,田翔. 2020

[3]冷冻对椰肉质构特性以及榨汁后流变学和脂肪球粒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王媛媛,沈晓君,王挥,张玉锋,李永东,宋菲. 2021

[4]小麦不同蛋白质性状指标与食品加工关系——流变学特性指标. 林作楫,王美芳,吴政卿. 2009

[5]用Mixolab分析马铃薯生全粉的流变学特性. 曾凡逵,刘刚,林罡,于卉,高国强. 2017

[6]西藏灵菇发酵乳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陈志娜,杨希娟,师俊玲. 2016

[7]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张利,田笑明,曹连莆,穆培源,韩新年,邹波,桑伟. 2005

[8]西藏灵菇中产胞外多糖假肠膜明串珠菌发酵性能及流变学特性研究. 杨希娟,张杰,党斌. 2017

[9]脱脂大豆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用其制成面条品质的影响. 郑刚,胡小松,李全宏,穆培源,王秀玲. 2007

[10]冬小麦面粉品质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张利,田笑明,曹连莆,穆培源,韩新年,邹波,桑伟. 2005

[11]不同淀粉粒配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曹颖妮,余大杰,赵光华,胡京枝,张可可,裴金花,郝学飞. 2018

[12]两种杂粮对面粉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毛红艳,徐鑫,于明. 2017

[13]西藏灵菇中两株产胞外多糖单胞酿酒酵母菌发酵性能及其发酵乳的流变学特性. 张杰,党斌,杨希娟. 2018

[14]贵州主产区不同品种荞麦淀粉性能的比较. 唐健波,夏忠敏,谭娇,卢扬,章洁琼,李学琳,刘辉,蔡琴,刘军林,刘嘉. 2021

[15]白银市主栽大田小麦加工品质实验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估. 强生军,刘玉荣,张礼军,鲁清林,杨继忠. 2021

[16]高产胞外多糖西藏灵菇乳复合发酵剂的研制及其发酵乳流变学特性研究. 张杰,杨希娟,党斌. 2018

[17]高压均质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流变学特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刘竞男,徐晔晔,王一贺,孙洪蕊,王喜波,江连洲. 2020

[18]山药凝胶体系的3D打印特性. 冯蕾,武敬楠,李鸣,聂梅梅,李大婧,宋江峰,张培通,刘春泉. 2021

[19]不同品种小米粉流变学特性差异性研究. 张爱霞,赵巍,刘敬科,张佳丽,刘莹莹,李少辉,张玉宗. 2018

[20]和面仪参数与粉质仪、拉伸仪及面包成品加工品质主要参数的关系. 申小勇,阎俊,陈新民,张艳,李慧玲,王德森,何中虎,张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