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雄性不育系晋玉1A的选育及其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欢欢
作者: 张欢欢;崔贵梅;王长彪;王晓清;郝曜山;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配合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53 卷 021 期
页码: 4322-4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方法确定晋玉1A的雄性不育类型,鉴定玉米种质资源对该不育系的恢保关系,并测定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为应用晋玉1A雄性不育系开展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海南乐东、山西晋中、忻州和运城,调查晋玉1A连续3年田间的育性;对晋玉1A与郑58的雄花、花药、花粉进行观察比较;对晋玉1A与昌7-2杂交F1代的花粉进行I2-KI染色观察;用专性PCR方法对晋玉1A的不育类型进行鉴定;以晋玉1A作母本,与1 58个自交系进行测配,对F1代进行田间育性调查,以筛查与之适配的恢复系与保持系;对以晋玉1A配制的可育杂交种F2代群体和BC1群体,进行育性调查;对晋玉1A及郑58与1 0个玉米自交系杂交F1代的籽粒产量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晋玉1A在以上4个地点,连续3年的田间不育性状保持稳定.晋玉1A与郑58的雄花外形相似,但其颖壳不开裂,花药不外露,无花粉散出.I2-KI染色表明,晋玉1A的花粉完全败育.对晋玉1A与昌7-2杂交F1代植株花粉的显微观察表明,64.4%的花粉粒能够被I2-KI正常染色,35.6%花粉粒败育,说明该不育系属于配子体不育类型.经专性PCR鉴定,晋玉1A和昌7-2的细胞质都属于S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昌7-2核基因组携带恢复基因,掩盖了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表型.郑用琏等设计的专性鉴定引物特异性更强.在以晋玉1A作母本进行测配的158个自交系中,鉴定出96个保持类型,47个恢复类型和15个半恢复类型.在以晋玉1A配制的可育杂交种F2代群体中,存在3.1%-8.7%的不育株,表明恢复系中存在微效恢复基因.晋玉1A和郑58分别与1 0个自交系配制的同父异母杂交种之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对这些杂交种F1代配合力分析表明,晋玉1A的一般配合力略高于郑58.[结论]晋玉1A属于S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不育性状稳定,花粉完全败育,在现有玉米种质资源中有一定量的恢复与保持类型材料.它与昌7-2杂交的F1代植株能够产生正常雄穗并散出可育花粉.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使得花粉可染率向可育方向偏移,并导致F2群体中出现不育株.用晋玉1A和郑58分别与相同父本配制的杂交种间的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晋玉1A的一般配合力比郑58略高,可以在玉米杂交种选配中使用,也可用于转育新的不育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邹学校,刘志敏,马艳青,张竹青,戴雄泽. 2004
[2]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张磊,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戴瓯和. 2007
[3]两份玉米CMS-C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力测定及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牟碧涛,赵卓凡,岳灵,李川,张钧,李章波,申汉,曹墨菊. 2019
[4]玉米骨干自交系对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特点及基因分析. 卢彩霞,铁双贵,郑用琏. 2004
[5]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苏爱国,宋伟,王帅帅,赵久然. 2018
[6]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7]6048多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翟彩霞,刘子会,李运朝,郑彦平,李广敏. 2006
[8]玉米雄性不育基因Zmms1的同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吕庆雪,高嵩,孙蕾,张志军,张建新,王敏,宋广树,刘文国. 2018
[9]3个自选玉米杂交种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九云,郑积德,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陈霞,李广敏. 2005
[10]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6006的选育和恢复性研究.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秦君,孙世刚,郭秀林,郑彦平,李广敏. 2004
[11]冀玉8号雄性不育化的选育和利用. 马春红,郑积德,陈霞,孙世刚,张文英,郑彦平,李广敏. 2005
[12]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王晓娟,潘振远,刘敏,刘忠祥,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9
[13]玉米成单19的选育及表现. 黄宜祥,李远春. 1998
[14]太空诱变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徐相波,阴卫军,邢燕菊,徐立华,周柱华,韩金龙,丁一. 2013
[15]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ms20s2的表型鉴定与基因定位. 周玉强,曹枭雄,王婧,刘伊凡,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李树强,刘小龙,张亚男,于飞荣,马庆,胡小娇. 2024
[16]玉米“三效利用”研究进展. 张动敏,宋炜,张文英,王金萍. 2011
[17]玉米mtDNA的RAPD分析与对Y_(Ⅱ-1)型不育胞质的归群研究. 邓德祥,陈若雷,秦泰辰,卞云龙,徐明良,印志同. 2000
[18]玉米“辽2(L_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选育与利用. 陈庆华. 1997
[19]玉米雄性不育育种技术. 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李淑华. 2009
[20]一个玉米ZmMs7复等位基因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曹枭雄,刘伊凡,周玉强,王婧,吴宇锦,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刘志芳,郭晋杰,胡小娇.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普通小球藻对水体NH4+-N、NO2--N去除效果及NO2--N的同化途径
作者:沈雷;高建操;聂志娟;郑兆伟;胡佳雯;邵乃麟;孙毅;徐钢春
关键词:普通小球藻;氨氮;亚硝酸盐氮;同化途径;亚硝酸盐还原酶
-
籽用南瓜联合收获机设计
作者:孙毅
关键词:籽用南瓜联合收获机;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应用前景
-
甘薯和木薯复配淀粉理化特性及粉条品质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欢欢;高飞虎;张玲;杨世雄;李雪;张雪梅;梁叶星
关键词:甘薯淀粉;木薯淀粉;复配;理化特性;粉条
-
高温季节池塘种植水葫芦对河蟹生长及水质调控的影响
作者:孙毅;徐钢春;聂志娟;高建操;邵乃麟;朱昊俊;高峰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水葫芦;生长;水质调控
-
甘薯膳食纤维分类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作者:杨世雄;张玲;李雪;张雪梅;张欢欢;梁叶星;高飞虎
关键词:甘薯;膳食纤维;分类;制备;特性
-
2BY-2型丘陵山地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的设计
作者:孙涛;孙毅;李会荣;李一松;徐峰;安龙哲
关键词:免耕施肥播种机;总体结构;工作原理;研究设计
-
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追踪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作者:郝帅;王国刚;杨艳涛;韩成吉;张欢欢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CiteSpace;农田建设;藏粮于地;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