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鹿秀云

作者: 鹿秀云;李社增;栗秋生;孔令晓;刘杰;马平;高胜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弯孢叶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生物防治;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S1 期

页码: 47-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平板对峙、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到1株对玉米叶斑病(弯孢叶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具有较好防效的细菌菌株ST-87-14。温室盆栽试验显示其对玉米弯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对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30%和87.6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T-87-14防治玉米弯孢叶斑病的效果达52.04%,对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43.56%和48.16%。通过温室试验,证明菌株ST-87-14的菌体和胞外代谢产物都能对玉米叶斑病起到防病作用。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和生理生化鉴定明确了菌株ST-87-14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对常见11种病原真菌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ST-87-14菌株具有较广的抑菌谱。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ST-87-14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豆饼粉。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出该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g/L):蔗糖30g、豆饼粉2.0g、NaCl 1g、CaCO31g、KH2PO40.2g和MgSO4.7H2O 0.3g。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生物农药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效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刘悦,王立达,李青超,兰英,赵秀梅,刘洋,郑旭,刘颖,韩业辉. 2023

[2]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环境中优势益生菌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杜佗,李彬,王印庚,廖梅杰,王金燕,刘志轩,王诗欢. 2017

[3]抗落叶型黄萎病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相关基因的克隆. 白玮,张锐,牛天贵,郭三堆. 2005

[4]赤霉病菌拮抗菌Bacillus subtilis AF0907抗菌物质研究. 胡晓丹,王建伟,李孝敬,祭芳,史建荣,徐剑宏. 2015

[5]小麦全蚀病菌拮抗菌株FY1的筛选和鉴定. 张帆,杨丽荣,薛保国,全鑫,吴坤. 2014

[6]小麦赤霉病菌拮抗菌AF0907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特性. 徐剑宏,王建伟,胡晓丹,祭芳,史建荣. 2013

[7]烟草青枯病拮抗菌TBWR1的筛选鉴定及防病促生能力. 杨兴有,丁安明,余祥文,谢强,夏春,张永辉,徐传涛,王卫锋,陈志华. 2023

[8]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应用. 管章玲,辛海峰,李建宏,马鸿翔,张旭. 2012

[9]白叶枯病菌拮抗菌筛选及水稻叶围微生物互作研究初报. 赵新华,陈卫良,李德葆. 2000

[10]马铃薯疮痂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初探. 李玉聪,李滨影,油心怡,刘宇豪,周波,林榕姗. 2018

[11]水稻—油菜轮作土壤拮抗立枯丝核菌的筛选和鉴定. 杨敬林,张立成,廖健程,丁鑫,程哲,罗东城. 2019

[12]拮抗菌B501在草莓根际的定殖及对其他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王占武,李晓芝,葛建国,张翠绵. 2002

[13]拮抗菌与病原菌碳水化合物酶类比较分析. 柳少燕,陈捷胤,李蕾,戴小枫. 2013

[14]青霉菌QMYCS-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作用. 王海波,时焦,雒振宁,胡亚杰,陈强,王聪. 2016

[15]甜瓜枯萎病土壤拮抗菌的初步筛选. 王瑞菊,赵奎华,刘长远,苗则彦,梁春浩,林凤. 2005

[16]采后果蔬病害拮抗菌防治的研究进展. 薛梦林. 2010

[17]荸荠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和利用. 李本金,童川拉,谢世勇,邱永祥,卢同. 2003

[18]豆粕有机质发酵液中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段雅婕,陈晶晶,周登博,庞振才,谢江辉. 2015

[19]胡萝卜根腐病拮抗菌活性及杀菌剂的室内毒力评价. 范博文,李正男,张磊,付崇毅,张艳萍,王永,孙平平. 2022

[20]广西冬葡萄贮藏中致腐微生物鉴定及生物防治. 李洪艳,白先进,张平,张瑛,曾伟,李玮,文仁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