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后代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程

作者: 朱程;黄桃翠;刘希忠;唐世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诸葛菜;远缘杂交;形态学;细胞学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53-55

摘要: [目的]培育稳定的粉红色观光类油菜新品种。[方法]对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F_6代进行形态学观察、体细胞观察、花粉母细胞观察。[结果]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F_6代的20个株系中,存在15个粉红花色株系,3个淡粉色株系和2个橘红花色株系,其花瓣直径均大于亲本油菜。在株高、分支起点、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等性状上,属间杂种平均比亲本油菜减少18.5%~81.2%。杂种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0~48条间,42条最多。终变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配对构型主要为21个二价体,后期I大多数表现出19∶23、19∶25和22∶25的分离方式,并观察到染色体落后等异常现象。[结论]该研究为选育经济性状优异且保留粉红色特征的油菜资源材料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白种间杂交后代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学分析. 殷婷,赵彤,余青兰,赵志刚. 2021

[2]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杂种高世代材料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英文). 赵志刚,杜德志,李再云. 2012

[3]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杂种高世代材料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 赵志刚. 2012

[4]冬季绿肥作物诸葛菜和甘蓝型油菜的蜜粉源价值评价比较. 孙学武,沈浦,于天一,郑永美,吴正锋,王才斌. 2020

[5]雄性不育和可育亚麻的生殖期形态学与细胞学比较. 伊六喜,斯钦巴特尔,张辉,贾霄云,高风云,张立华,任龙梅. 2011

[6]不同倍性灯盏花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梅琳,郑思乡,杨声超,关文灵,张喜燕,李叶芳. 2009

[7]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郑晓雯,高居荣,李兴峰,王洪刚. 2005

[8]陆地棉无蜜腺性状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 朱四元,陈金湘,李瑞莲,刘爱玉. 2010

[9]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及其杂种F_1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黄帆,王明玖,何丽君. 2013

[10]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形态及机理研究现状. 张相琼. 2008

[11]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生殖期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王华忠,吴则东,韩英,方智远. 2007

[12]兰科植物系统学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杨志娟,朱根发,张显. 2005

[13]荞麦生物学研究进展. 杨学乐,何录秋,邱博,李志清. 2018

[14]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雌蕊形态学及细胞学研究. 吴则东,王华忠,韩英,王丛玲,肖春山. 2009

[15]鲔鲂F_1、F_2及其亲本肌间骨的比较分析. 蒋文枰,贾永义,刘士力,李倩,李停. 2016

[16]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细胞学和分子标记分析. 殷婷,赵彤,柳海东,李开祥,余青兰,赵志刚. 2021

[17]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1的细胞学观察.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5

[18]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312A形态学及细胞学研究. 葛璞玉,崔贵梅,王耀辉,王景雪,杜春芳,孙毅. 2017

[19]甘蓝型油菜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樊云芳,胡胜武,董彩华,郭学兰,刘胜毅. 2006

[20]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