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北部近海鲎资源调查及北部湾潮间带中华鲎幼鲎潜在栖息地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鲍虞园

作者: 鲍虞园;李银康;林吴颖;周志琴;肖晓波;颉晓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鲎;北部湾;资源现状;最大熵模型;栖息地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80-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鲎是珍贵的海洋“活化石”生物,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鲎资源和栖息地保护迫在眉睫。本研究对中国南海北部近海海域成鲎和北部湾沿岸潮间带幼鲎进行调查,并基于幼鲎调查结果,运用MaxEnt模型对北部湾沿岸中华鲎幼鲎潜在栖息地进行预测。2018年和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南海北部海域成鲎资源分布稀疏,两次调查的99个站点中,仅在15个站点累计发现18只成年中华鲎,且主要集中在北部湾海域;潮间带幼鲎调查显示,2019年10个调查点幼鲎丰度为0.01–0.33 ind./100 m~2,2020年14个调查点幼鲎丰度为0.01–0.65 ind./100 m~2,其中北部湾海南沿岸海域发现鲎育幼场。根据中华鲎幼鲎潜在栖息地评估结果,最湿季均温(bio 8)和平均海表温度(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北部湾中国沿岸海域潮间带的幼鲎高适宜区占比达18.39%,主要为北部湾广西沿岸海域、广东遂溪县沿岸海域和海南新英湾,这些区域值得重点保护。本研究结果可丰富中华鲎种群本底数据,为今后鲎资源保护和恢复行动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稚鲎对不同比例泥沙类型选择行为特征. 应紫薇,李银康,颉晓勇. 2022

[2]人为干扰栖息地退化对潮间带中华鲎幼鲎种群数量的影响. 陈晓海,李银康,应紫薇,郭清扬,颉晓勇. 2023

[3]基于鲎试剂需求的中国鲎资源保护的迫切性研究. 颉晓勇,钟金香,关杰耀,贾晓平. 2021

[4]中华鲎的食物组成及营养位置分析. 郭清扬,谷阳光,鲍虞园,李银康,周传江,颉晓勇. 2021

[5]中华鲎幼鲎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李银康,鲍虞园,钟金香,陈晓海,李俊伟,颉晓勇. 2024

[6]北部湾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生态位及种间竞争分析. 郭清扬,左娅,林吴颖,肖晓波,赵心忆,李银康,应紫薇,周传江,颉晓勇. 2022

[7]基于最大熵模型研究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潜在分布区及其气候特征. 张玉芳,王茹琳,吕秀兰,金垚,赵艺,梁东,王明田. 2021

[8]基于Maxent模型和GIS的马缨丹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张华纬,赵健,阎波杰,邹杰,李志鹏. 2020

[9]基于MaxEnt模型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豆梨潜在地理分布. 刘超,霍宏亮,田路明,董星光,齐丹,张莹,徐家玉,曹玉芬. 2018

[10]基于MaxEnt和MCR的四川省柑橘生产布局模拟. 林正雨,陈强,邓良基,李晓,何鹏,唐莎. 2019

[11]气候变化背景下橡胶树白根病在全球的适生区预测. 白蕤,李宁,刘少军,佟金鹤,陈小敏,邹海平. 2021

[12]苹果花期冻害气象指标和风险评估. 屈振江,周广胜,魏钦平. 2016

[13]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飞扬草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李建宇,赵建伟,于文涛,陈燕婷,史梦竹,阮菲,傅建炜,赵紫华,刘万学. 2023

[14]木瓜秀粉蚧在海南的适生性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卢辉,卢芙萍,梁晓,伍春玲,陈青. 2016

[15]基于MaxEnt模型的短花针茅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研究及预估. 陈俊俊,燕亚媛,丛日慧,刘庆福,刘洋,丁勇,牛建明,张庆. 2016

[16]未来气候变化对粤港澳地区杜鹃花适生区的影响. 颜佳滢,吴志峰,申健,张意岑,俞方圆. 2022

[17]气候变化对祁连山蒙古扁桃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甘小玲,常亚鹏,江原,曹丰丰,赵传燕,李伟斌. 2023

[18]基于MAXENT的番茄潜叶蛾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分布预测. 金剑雪,张晓明,叶照春,王宇,邵昌余,张桂芬. 2024

[19]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西北太平洋公海鲐潜在栖息地分布. 薛嘉伦,樊伟,唐峰华,郭刚刚,汤伟,张胜茂. 2018

[20]气候变化对野蔷薇全球分布影响的模拟. 杨舜婷,王慧纯,景维坤,王其刚,晏慧君,邱显钦,蹇洪英.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