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22年河南省夏棉品种遗传改良成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武

作者: 李武;薄晓培;赵付安;吕淑平;聂利红;王红卫;杨晓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棉品种;遗传改良;产量;品质;抗病性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81-85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为河南省夏棉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1986—2022年河南省审定的43个夏棉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早熟性、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改良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夏棉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成效显著。其中,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每个时期分别以142.110、70.119和70.121 kg/hm~2的速度递增,同时生育期缩短4~15 d,现有品种产量的增长主要是通过提高单株铃数和衣分来实现的;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每个时期分别以0.083 mm和0.407 cN/tex的平均速度递增,遗传改良效果显著;但马克隆值逐渐变大,纤维变粗趋势明显。枯萎病、黄萎病指数每个时期分别以1.015和2.233的平均速度递增,需进一步加强枯、黄萎病的抗性育种。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华,刘丽英,郑书宏,唐长波,吴振良. 2015

[2]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伟,韩旭东,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郭美玲,张茂明,王庆胜. 2015

[3]植物寄主与病原物互作及抗病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 2010

[4]RNAi基因沉默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性改良中应用的策略. 何晨阳. 2011

[5]RNAi础基因沉默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性改良中应用的策略. 何晨阳. 2011

[6]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Ⅲ.抗枯、黄萎病及农艺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7]花生野生种在花生抗病中的利用. 朱琳,靳秋生,郭凤丹,王兴军,赵传志,夏晗. 2019

[8]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Ⅲ.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改良. 姜保功,孔繁玲,张群远,杨付新,姜茹琴. 2000

[9]水稻纹枯病抗性研究进展. 鄂志国,张丽靖,黄世文,王磊. 2009

[10]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1]优质高产大豆湘豆18的选育. 马继凤. 2001

[12]西洋南瓜杂交新品种特征特性比较. 姚悦梅,潘跃平,戴忠良,肖燕,刘小风. 2010

[13]如皋8个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 顾春燕,葛红,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赵娜,王学军. 2017

[14]转Bt基因抗虫棉冀丰1056综合性状分析. 李妙,王国印,辛树朋,万艳霞,张子花,赵红霞,朱继杰,王士杰. 2009

[15]加工番茄在中国的产业化进程及其发展潜力. 李建华,刘仲齐. 2009

[16]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杨振山,李响,王萱. 2004

[17]春大棚黄瓜新组合田间预备比较试验. 李平,孔维良,李波,王惠哲. 2008

[18]鲜食型甘薯品种的鉴定试验. 付雪娇,周桦楠,孟令文,潘家荃,刘冠求,崔亮. 2018

[19]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2018

[20]2015年国审棉花新品种的性状表现分析. 徐毅,叶泗洪,贺邓敏,顾海蓝,吴德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