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半干旱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贝烈
作者: 孙贝烈;于希臣;李德新;党旭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玉米耗水;抗旱栽培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1 年 21 卷 03 期
页码: 36-37
摘要: 风沙半干旱区 (阜新 )年平均降水 42 3mm。各月降水分布不均 ,70 %集中在 7~ 8月份。该区的土壤水分在 0~ 10 0cm垂直范围内呈规律性变化 ,在时空分布上呈季节性变化 ;旱灾发生频率达到 70 %以上。针对以上特点 ,我们提出了玉米高产抗旱栽培 6项技术措施 :(1)筛选高产品种 ;(2 )选择适宜的播期 ;(3)合理的种植密度 ;(4 )合理的施肥方式及施肥量 ;(5 )合理的耕作技术 ;(6 )地膜覆盖技术。从而充分利用了自然降水 ,保证了玉米需水高峰与自然降水同步 ,实现抗旱增产的目的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梨园春季水分管理模式. 李六林,宋宇琴,李洁,杨盛,陈冲. 2015
[2]葫芦岛市梨主产区旱情调查及抗旱栽培对策. 赵德英,程存刚,曹玉芬,张少瑜,张彦昌,侯贵学. 2010
[3]高梁的逆境栽培. 焦少杰. 2001
[4]‘红梅杏’抗旱栽培技术研究. 李芳红,吴国平,杨治科,周丽蕾,姜昌. 2023
[5]寒旱区马铃薯集雨提墒抗旱栽培. 柳永强,胡新元,罗爱花,孙小花. 2021
[6]烟草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与效果——烟草抗旱栽培技术研究之二. 陈旭晖,夏园,黄全能,李维贤,罗建楟. 1990
[7]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 孙占祥. 1998
[8]甘肃省油桃段质高效栽培技术. 梁志宏,王鸣. 2000
[9]多效挫在烟草育苗上应用的效果——烟草抗旱栽培技术研究之一. 陈旭晖,黄全能,夏园,李维贤. 1990
[10]旱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刘少春,张跃彬. 2004
[11]少雨干旱地区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量和糖分质量的影响. 刘少春,张跃彬,郭家文,刀静梅,邓军,高欣欣,李如丹,方志存. 2015
[12]自制保水剂在甘薯抗旱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刘小红,张乐平,李先,谢洪科. 2012
[13]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硅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刘慧霞,王康英,郭正刚. 2011
[14]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量沿环境梯度的变化. 王长庭,曹广民,王启兰,景增春,丁路明,龙瑞军. 2007
[15]不同整地方法对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洋,于希臣,郭小坡,李传本,李宏霞,党旭辉,王洪昆,刘立国,张静. 2003
[16]基于负水头下一维土壤水分入渗含水量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 郭华,邹朝望. 2007
[17]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18]土壤含水量和不同薄膜覆盖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詹永发,田应书,杨红,涂祥敏,刘崇政,何建文. 2012
[19]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20]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苏省农业园区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兼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科技服务模式
作者:徐胜;李德新;江蛟
关键词:农业园区;创新能力;科技服务;创新人力投入;创新资本投入;创新环境建设;江苏省
-
定制农业研究初探
作者:江蛟;李德新;羊杏平
关键词:定制农业;农业园区;经营模式
-
加快推进江苏“两型农业”建设
作者:李德新
关键词: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需求研究
作者:甄若宏;王强盛;李德新;郑建初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需求特征
-
“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
作者:李德新
关键词:
-
科技促进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朱方林;朱大威;马晓杰;李德新
关键词:科技;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模式
-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途径探讨——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史书强;袁立新;孙贝烈;张鹏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区域经济;农业产业;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