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FABP4、FASN和TCAP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迟志娇

作者: 迟志娇;澈力木格;成功;苏雅;成立新;刘剑锋;曹贵方;包斯琴;昝林森;佟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秦川牛;脂肪酸结合蛋白4基因(FABP4);脂肪酸合酶基因(FASN);肌联蛋白帽基因(TCAP);生长性状;胴体性状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8 期

页码: 1488-14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肉牛(Bos taurus)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在肉牛产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 acid binding proteins 4,FABP4)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是影响肉牛脂肪沉积和脂肪酸组成的关键功能基因.肌联蛋白帽(titin-cap,TCAP)作为一种肌丝蛋白在肌原纤维的组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CAP基因g.346G>A位点、FASN基因g.17924G>A位点和FABP4基因g.3691G>A位点与肉牛的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高度相关.为探究上述3个位点对秦川牛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肉牛品种中的多态性,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ssARRAY)技术对350头秦川牛的以上3个基因的3个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分析了其与秦川牛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FASN基因g.17924G>A位点、FABP4基因g.3691G>A位点及TCAP基因g.346G>A位点在本研究所选的秦川牛群体中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在350头秦川牛群体中,FASN基因g.17924G>A位点与秦川牛尻长与腰角宽显著相关(P<0.05),有益等位基因(G)频率与韩国牛和安格斯牛差异极显著(P<0.01).FABP4基因g.3691G>A位点与秦川牛腰高、腰角宽和胸围显著相关(P<0.05),与体重、体斜长、尻长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有益等位基因(G)频率与韩国牛差异极显著(P<0.01).TCAP基因g.346G>A位点与秦川牛体高与腰高极显著相关,与体重、体斜长、坐骨端宽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相关(P<0.05),有益等位基因(G)频率与韩国牛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TCAP基因g.346G>A位点、FASN基因g.17924G>A位点和FABP4基因g.3691G>A位点与秦川牛的生长和胴体性状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秦川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效分子遗传标记,为秦川牛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S8

  • 相关文献

[1]秦川牛ANGPTL3基因g.-38T>C和g.509A>G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李亚星,成功,赵云博,王申元,吴凯峰,成立新,刘剑锋,周欢敏,李光鹏,昝林森,佟彬. 2020

[2]鲁西牛和秦川牛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张猛,李姣,袁峥嵘,贺建宁,高雪,高会江,陈金宝,李俊雅,许尚忠. 2010

[3]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李姣,周正奎,袁峥嵘,贺建宁,李俊雅,高雪,陈金宝,许尚忠. 2009

[4]牛PON1基因对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姬爱国,周正奎,张路培,杨润军,许尚忠,王淑辉,高雪,李俊雅. 2009

[5]湖北白猪优质系主要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孙华,宋忠旭,彭先文,董斌科,雷彬,陈明银,刘心建,梅书棋. 2014

[6]平凉红牛生长性状及胴体性状育种值预计趋势研究. 陈丽丽,赵康,张漫,芦娜,刘佳爽,戚星宇,马毅. 2023

[7]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李姣,张猛,袁峥嵘,李俊雅,周正奎,贺建宁,高雪,陈金宝,许尚忠. 2010

[8]MC4R和NR6A1基因与大白猪×清平猪F2黑色群体的经济性状关联分析. 熊琪,陈文娟,彭健,柴进,刘洋,陈明新,杨军,杨峰,蒋思文. 2019

[9]牛CTSB基因SNP与胴体和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邓桂馨,许尚忠,高雪,李俊雅,高会江,袁峥嵘,周正奎,黄萌,李姣. 2011

[10]黄牛起源和分类的研究现状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于汝梁. 2000

[11]我国秦川牛等四品种黄牛屠宰试验报告. 蒋洪茂,徐丽君,史利民,曹明元,欧阳虹. 1993

[12]秦川牛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优化. 冯贤辀,陈辉,贾永宏,刘松奇,温飞,郭松茂,韩帅琪,胡建宏. 2024

[13]品种选择对肉牛经济生产的影响(下). 王栋,朱化彬,郝海生,杜卫华,赵学明,王风勤,王锡军. 2010

[14]三种哺乳动物朊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张杰,刘永生,陈豪泰,姜海霞,路伟,朱小玲,谢庆阁. 2006

[15]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选育引智技术示范推广. 高雪,许尚忠,李俊雅,张路培,高会江. 2013

[16]秦川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繁殖性状关系的研究. 辛亚平,高雪,郭亚宁,王惠生,马云,许尚忠,张英汉,昝林森,任红艳,陈金宝. 2006

[17]秦川牛mtDNA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研究. 白萌萌,马卫东,成海建,黄永震,雷初朝. 2024

[18]饲喂柠条对肉兔生产性能及胴体性状影响的研究. 任克良,牛西午,贺东昌,李燕平,梁全忠. 2004

[19]发酵花生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文克,于德海,刘宝毅,王向东,李娜,李兆华,刘庆雨,金鑫,张树敏. 2015

[20]草原红牛CAPN3基因多态性及与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刘博洋,孟纪伦,邱峥艳,芦春艳,秦立红,张国梁,赵志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