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影响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本土物种狗尾草竞争生长的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玉曼

作者: 王月;李乔;张风娟;万方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黄顶菊;竞争生长;偏利反馈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1215-12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研究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和本土伴生植物狗尾草为材料,通过筛选出黄顶菊单一优势群落AM真菌,于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2物种单播、混播以及接种AM真菌和不接种共6个处理,分析AM真菌对黄顶菊和狗尾草的根系侵染率、相对竞争强度、植株氮磷钾光合利用率、以及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M真菌对黄顶菊与狗尾草竞争生长的机理。结果显示:(1)黄顶菊根际土壤AM真菌共包括4属10种,其中优势种为Glomus constrictum、Glomus perpusillum、Glomus reticulatum;盆栽接种AM真菌后,黄顶菊的根系侵染率显著高于本土伴生植物狗尾草,但接种AM真菌后黄顶菊相对竞争强度显著降低了29.57%,却对狗尾草相对竞争强度无显著影响。(2)接种AM真菌使黄顶菊植株光合氮、磷、钾利用率显著升高,但对伴生植物狗尾草的光合氮、磷、钾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3)接种AM真菌对黄顶菊植株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SOD和APX活性,而伴对生植物狗尾草的POD、CAT和APX活性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提高。研究表明,AM真菌对黄顶菊和狗尾草具有不同的选择性,AM真菌的定植促进了黄顶菊的竞争生长,增加了植株N、P含量、光合养分利用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了本土伴生植物狗尾草的N、P吸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因此,AM真菌在竞争生长中对黄顶菊产生了偏利反馈,有助于黄顶菊的入侵。

分类号: Q945

  • 相关文献

[1]AMF对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棉花竞争生长的反馈作用. 张晓亚,闫静,李乔,贾月月,张风娟,万方浩. 2015

[2]青枯菌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与强致病力株FJAT-91的竞争生长作用.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张海峰,陈德局,陈燕萍. 2019

[3]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的发生特性与综合控制技术. 唐秀丽,谭万忠,付卫东,张国良,陈艳. 2010

[4]生物替代技术防控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试验. 韩建华,程子林,张思晨,皇甫超河,武克纪. 2014

[5]环境因子对黄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继泉,徐兴友,郭艾英,胡京蕊,杜淑欣,万方浩. 2009

[6]入侵植物黄顶菊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阶段DNA表观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 张思宇,全志星,田佳源,杨殿林,刘红梅,王慧. 2019

[7]黄顶菊生长过程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郭艾英,刘万学,万方浩. 2010

[8]土壤含水量对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褚世海,李儒海,倪汉文,万鹏,张学江. 2010

[9]紫花苜蓿和向日葵对黄顶菊的替代控制机理分析. 张瑞海,付卫东,张国良,张衍雷. 2012

[10]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凋落物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晏静,张瑞海,宋振,张国良,刘玉升,付卫东. 2016

[11]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四种牧草间化感互作. 皇甫超河,陈冬青,王楠楠,杨殿林. 2010

[12]不同N、P添加水平对黄顶菊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陈新微,杨殿林,刘红梅,王慧,皇甫超河,屠臣阳. 2015

[13]黄顶菊种子萌发过程中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全志星,田佳源,张思宇,皇甫超河,杨殿林,王慧. 2017

[14]氮、磷对黄顶菊和藜竞争的影响机制研究. 杨晴,郭建英,万方浩. 2010

[15]4种替代植物对黄顶菊入侵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马杰,皇甫超河,易津,杨殿林. 2011

[16]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山东省发生现状调查. 刘玉升,刘宁,付卫东,张国良. 2011

[17]模拟N沉降和埋土对黄顶菊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魏子上,李慧燕,李科利,杨殿林,皇甫超河. 2017

[18]黄顶菊(Flaveriabidentis)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赵晓红,皇甫超河,曲波,王月娟,王慧,刘红梅,杨殿林. 2014

[19]入侵植物黄顶菊与3种牧草竞争效应研究. 马杰,易津,皇甫超河,杨殿林. 2010

[20]黄顶菊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及其根尖显微结构的影响. 唐秀丽,付卫东,张国良,张衍雷,谭万忠.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