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病毒活性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兴霞

作者: 夏兴霞;欧阳伟;王永山;诸玉梅;潘群兴;毕振威;王晓丽;吴晓悠;董晨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cAb);抗病毒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学

ISSN: 1673-4696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277-2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病毒样颗粒重组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7株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病毒中和试验分别测定McAb的特异性和抗病毒活性,杂交瘤细胞株2C8分泌的McAb具有较高的抗IBDV活性,培养上清液中的抗体中和效价为210,诱生BALB/c小鼠腹水中的抗体中和效价达到107,抗体亚类为IgG1κ。将2C8-McAb制成注射液,经肌肉注射,在12h内,鸡血液循环中的鼠源McAb达到高峰,半衰期至少可持续14d。在IBD预防试验中,注射2C8-McAb的鸡可抵抗IBDV强毒感染。在IBD治疗试验中,对IBDV强毒感染发病鸡用2C8-McAb治疗,存活率为60%(18/30),第21天检测法氏囊组织IBDV全部为阴性;而非治疗对照组,发病鸡的存活率只有20%(6/30),第21天检测存活鸡法氏囊组织IBDV全部呈阳性。本试验结果表明,高中和活性的2C8-McAb对IBD具有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并且McAb治疗康复鸡不带毒。

分类号: S852.659.4

  • 相关文献

[1]用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衣原体病. 谢琴,何存利,史建斌,张明林,祁茹. 2001

[2]抗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符子华,李淑霞,呼西旦,吴铭齐,王进成,龚成润. 1993

[3]检测囊虫循环抗原胶体金试条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刘玉,唐雨德,王永山,王长军,王平,冷欣彦. 2009

[4]分泌抗BVDV McAb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王新华,沈敏,周鹏飞,钟发刚,温建新. 1999

[5]抗猪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猪细小病毒病诊断上的应用. 谢琴,王东,何存利,陈祝三,余桂芳. 1996

[6]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在猪血清诊断中的应用. 谢琴,何存利,史建斌,胡向登. 2001

[7]华东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流行株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梅永杰,王永山,欧阳伟,潘群兴,孟凯. 2016

[8]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然重配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王永山,欧阳伟,潘群兴,毕振威,李月华,范红结,王笑梅. 2014

[9]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鸡法氏囊组织中干扰素和p53转录的影响. 欧阳伟,王永山,刘华洁,杜希宁,张海彬. 2015

[10]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刘静静,王永山,欧阳伟,夏兴霞,潘群兴,王晓丽,毕振威,诸玉梅,朱瑞良. 2014

[1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细胞内源性microRNA表达差异分析. 王永山,王永强,王笑梅,朱向东,毕振威,范红结. 2012

[1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然重配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王永山,欧阳伟,潘群兴,毕振威,李月华,范红结,王笑梅. 2013

[13]靶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1基因siRNA对病毒复制的抑制. 欧阳伟,王永山,刘小娟,张海彬. 2011

[14]CAV基因工程亚单位苗与IBD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 张知良,黄建芳,赵宝华,胡清海,何家禄,张志芳,肖庆利. 2002

[15]gga-miR-21过表达细胞株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复制的影响. 朱向东,王永山,王永强,潘群兴,毕振威,王笑梅. 2013

[16]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五个抗原表位短肽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王永山,范红结,李银,周宗安,施正良,王选年,张改平. 2005

[17]利用生物反应器和Vero细胞培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研究. 石岗,王宏俊,孙惠玲. 2002

[18]鸡胚成纤维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 刘伟,高玉龙,高宏雷,王笑梅. 2006

[19]鸡胚成纤维细胞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 刘伟,高玉龙,高宏雷,王笑梅,许修宏. 2007

[20]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3抗原表位. 邓小芸,高玉龙,高宏雷,祁小乐,程宇,王晓艳,王笑梅.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