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减排途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圣吉

作者: 严圣吉;尚子吟;邓艾兴;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生产;气候变化;氧化亚氮;关键过程;影响因素;减排途径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氧化亚氮(N2O)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农田生态系统是人为N2O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球人为排放的30%。明确我国农田N2O的排放特征、关键过程与影响因子,有助于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技术途径及行动方案。氮肥施用是农田N2O排放的关键因子,国家统计数据发现,我国农田氮肥用量在2001-2007年呈上升趋势,之后趋于稳定,2014年开始下降,其中华东地区用量最高;农田N2O排放总量也于2015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出现下降态势,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文献综合表明,农田N2O排放主要由土壤反硝化过程主导,人为氮素添加是决定排放高低的首要影响因子。基于上述结果,在选用氮高效作物品种降低土壤N2O排放的前提下,华东等施肥量高的地区可采取优化施肥比例、增施缓控释肥等途径,实现氮肥增效减量减排;在设施农地和果园等田间设施条件较好的农田,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等增效减排措施;在作物多熟种植地区,除了氮肥减量减排外,还可增加豆科作物布局,采用禾豆轮作等减排措施。最后,对农田N2O减排的科技创新和政策创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完善农田N2O减排理论、创新智慧农业及高效施肥技术、健全碳监测评价体系以及碳减排激励政策与机制等,助力尽早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分类号: X71

  • 相关文献

[1]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董文军,来永才,孟英,唐傲,张喜娟,冷春旭. 2015

[2]江淮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及作物生产应对措施. 黄爱军,陈长青,类成霞,张卫建,卞新民. 2011

[3]我国作物生产碳排放特征及助力碳中和的减排固碳途径. 严圣吉,邓艾兴,尚子吟,唐志伟,陈长青,张俊,张卫建. 2022

[4]隐性自然灾害对中国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韩天富,张卫建,胡国华,周新安,吴存祥,李金玉,杨文钰. 2013

[5]生物炭对棕壤玉米田CO_2与N_2O排放的影响. 谢立勇,许婧,郭李萍,孙雪,赵洪亮,郑益旻. 2018

[6]稻田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易琼,唐拴虎. 2015

[7]亚热带农业小流域水系N_2O扩散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秦晓波,廖育林,范美蓉,李悦,郗敏,李玉娥,万运帆. 2016

[8]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宋妮,孙景生,王景雷,陈智芳,刘祖贵. 2014

[9]黄河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及气象敏感要素分析. 刘勤,严昌荣,赵彩霞,杨建莹,甄文超. 2014

[10]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研究(英文). 任晓娜,孙东升. 2012

[11]西藏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万运帆,李玉娥,高清竹,秦晓波,马欣,刘国一,张华国,李雪. 2018

[12]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研究(英文). 任晓娜,孙东升. 2012

[13]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五十四 温室栽培输送设备试验. 马伟,王秀,刘旺,王晓平,冯青春. 2013

[14]关于2010年五大作物生产的几点建议. 肖志敏,宋庆杰. 2010

[15]基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戴建国,王克如,李少昆,李栓明,王琼. 2012

[16]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农户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以通渭-渭源-夏河样带为例. 王梦媛,高小叶,侯扶江. 2019

[17]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农户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以通渭-渭源-夏河样带为例. 彭露茜,高小叶,侯扶江. 2018

[18]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发展. 陈阜,赵明. 2018

[19]美国农业科研战略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朱增勇,刘副江. 2010

[20]秸秆富集深层还田对农田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饶越悦,周顺利,黄毅,窦森,代红翠,温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